基于循证设计理念下的综合医院急诊部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页 |
1.2 论文简述 | 第11-15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2.3 论文内容框架 | 第13-15页 |
2 文献回顾和已有成果综述 | 第15-27页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5-18页 |
2.1.1 循证设计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循证设计起源和发展 | 第15-16页 |
2.1.3 循证设计理论在中国医疗领域的探索 | 第16-17页 |
2.1.4 三级甲等医院 | 第17页 |
2.1.5 急诊部 | 第17-18页 |
2.2 综合医院急诊室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第18-25页 |
2.2.1 急诊部的历史发展 | 第18-19页 |
2.2.2 急诊部的院区规划 | 第19-21页 |
2.2.3 急诊部建筑空间设计 | 第21-23页 |
2.2.4 急诊部环境细节 | 第23-25页 |
2.3 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 | 第25-27页 |
3 实证案例研究 | 第27-91页 |
3.1 调研综述 | 第27-33页 |
3.1.1 调研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3.1.2 调研对象 | 第28-29页 |
3.1.3 调研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第29-33页 |
3.2 案例1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 第33-43页 |
3.2.1 急诊部环境 | 第35-37页 |
3.2.2 现场环境和行为观察 | 第37-42页 |
3.2.3 案例总结和讨论 | 第42-43页 |
3.3 案例2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 第43-51页 |
3.3.1 急诊部环境 | 第43-46页 |
3.3.2 现场环境和行为观察 | 第46-50页 |
3.3.3 案例总结和讨论 | 第50-51页 |
3.4 案例3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 第51-60页 |
3.4.1 急诊部环境 | 第51-54页 |
3.4.2 现场环境和行为观察 | 第54-59页 |
3.4.3 案例总结和讨论 | 第59-60页 |
3.5 案例4河南开封某三级甲等医院 | 第60-67页 |
3.5.1 急诊部环境 | 第60-63页 |
3.5.2 现场环境和行为观察 | 第63-66页 |
3.5.3 案例总结和讨论 | 第66-67页 |
3.6 案例5河南郑州某三级甲等医院 | 第67-77页 |
3.6.1 急诊部环境 | 第68-70页 |
3.6.2 现场环境和行为观察 | 第70-76页 |
3.6.3 案例总结和讨论 | 第76-77页 |
3.7 案例6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 第77-85页 |
3.7.1 急诊部环境 | 第78-81页 |
3.7.2 现场环境和行为观察 | 第81-84页 |
3.7.3 案例总结和讨论 | 第84-85页 |
3.8 案例7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 第85-91页 |
3.8.1 急诊部环境 | 第86-87页 |
3.8.2 现场环境与行为观察 | 第87-89页 |
3.8.3 案例总结与讨论 | 第89-91页 |
4 探讨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优化设计 | 第91-109页 |
4.1 总图布局优化 | 第91-95页 |
4.1.1 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以郑州市为例 | 第91-92页 |
4.1.2 院区交通及出入口 | 第92-93页 |
4.1.3 院区布局 | 第93-95页 |
4.2 平面功能及流线优化 | 第95-100页 |
4.2.1 急诊部与其他部门关系优化 | 第95-98页 |
4.2.2 公共空间布局 | 第98-100页 |
4.3 交通流线优化 | 第100-104页 |
4.3.1 流线的通畅性 | 第100-102页 |
4.3.2 流线的衔接性 | 第102-103页 |
4.3.3 流线的独立性 | 第103-104页 |
4.4 空间品质优化 | 第104-109页 |
4.4.1 候诊环境的改善 | 第104-106页 |
4.4.2 服务设施的设置 | 第106-10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3页 |
5.1 结论 | 第109-111页 |
5.2 研究中的问题和体会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