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基于AFM的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及老化前后微观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1.2.1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沥青微观性能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AFM实验原理及方案第19-22页
    2.1 AFM成像原理第19-20页
    2.2 实验材料第20页
    2.3 AFM样品制备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PPA改性沥青改性机理研究第22-29页
    3.1 试验方法第22-23页
    3.2 改性机理研究第23-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老化前后PPA改性沥青微观结构与表面特性研究第29-37页
    4.1 PPA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研究第29-33页
        4.1.1 老化及改性前后沥青形貌特性研究第29-31页
        4.1.2 基于相变理论的蜜蜂结构特性研究第31-33页
    4.2 PPA改性沥青老化前后表面特性研究第33-36页
        4.2.1 粗糙度理论第33页
        4.2.2 粗糙度相关指数计算及分析第33-36页
    4.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PPA改性沥青微观力学性能研究第37-52页
    5.1 基于力-曲线的PPA改性沥青力学性能研究第37-38页
    5.2 PPA改性沥青的粘附力与杨氏模量第38-43页
        5.2.1 粘附力计算第38-39页
        5.2.2 基于粘附力的杨氏模量力学模型第39页
        5.2.3 粘附力及杨氏模量分析第39-43页
    5.3 PPA改性沥青接触刚度分析第43-45页
        5.3.1 接触刚度及计算方法第43-44页
        5.3.2 接触刚度分析第44-45页
    5.4 PPA改性沥青表面能分析第45-51页
        5.4.1 表面效应对粘附作用的影响机理第45-46页
        5.4.2 粘附功计算模型第46-49页
        5.4.3 基于粘附功的表面能力学模型第49-50页
        5.4.4 PPA改性沥青表面能分析第50-51页
    5.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52-53页
    6.2 研究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致谢第62-63页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资助项目第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积砂固化剂研制及其在底基层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水泥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温缩及干缩性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