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引种植物水桦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的适应性及安全性初探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群落生态环境研究进展第12-15页
        1.1.1 三峡库区消落带气候特征第12-13页
        1.1.2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第13-14页
        1.1.3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引种、筛选与利用第14-15页
    1.2 水桦研究简介第15-17页
        1.2.1 水桦第15-16页
        1.2.2 国内水桦引种研究第16-17页
    1.3 植物生态入侵概况第17-19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9页
    1.6 主要研究的内容第19-20页
    1.7 研究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2-26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2-23页
    2.2 试验材料第23页
    2.3 试验设计第23-26页
第三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年际变化特征第26-3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3.1.1 土壤样品采集第26-27页
        3.1.2 土壤样品测定第27页
    3.2 数据处理第2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3.3.1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林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年际变化特征第27-28页
        3.3.2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林下土壤化学性质年际变化特征第28-30页
    3.4 讨论第30-31页
    3.5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生长及光合的年际变化特征第32-4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4.1.1 水桦光合试验设计第32页
        4.1.2 水桦生长调查第32-33页
        4.1.3 水桦光合参数测定第33页
        4.1.4 水桦叶绿素含量测定第33页
        4.1.5 水桦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测定第33-34页
    4.2 数据处理第3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4-37页
        4.3.1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生长特性的年际变化特征第34页
        4.3.2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年际变化特征第34-35页
        4.3.3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第35-36页
        4.3.4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年际变化特征第36-37页
    4.4 讨论第37-39页
    4.5 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第40-46页
    5.1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40页
    5.2 数据处理第40-41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41-43页
        5.3.1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林林下植物群落重要值第41-43页
        5.3.2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水桦林林下植物群落的植物多样性第43页
    5.4 讨论第43-44页
    5.5 小结第44-46页
第六章 水桦根叶浸提液对3种草本植物化感作用初步研究第46-57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6.1.1 受体植物第46-47页
        6.1.2 试验方法第47页
    6.2 数据处理第47-48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6.3.1 水桦根叶浸提液对黑麦草化感作用研究第48-50页
        6.3.2 水桦根叶浸提液对百喜草化感作用研究第50-52页
        6.3.3 水桦叶浸提液对白三叶化感作用研究第52页
    6.4 讨论第52-53页
    6.5 小结第53-5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7-61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57-58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58页
    7.3 研究展望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致谢第69-70页
在学期间参加课题及所发表的文章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效应终点的壬基酚水质基准研究
下一篇:Cd胁迫对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系分泌及体内小分子有机物代谢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