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3页
1 微塑料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及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第13-24页
    1.1 微塑料污染的来源和现状第13-14页
    1.2 微塑料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第14-19页
        1.2.1 微塑料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第14-16页
        1.2.2 微塑料与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第16-19页
            1.2.2.1 微塑料和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第16-17页
            1.2.2.2 微塑料和污染物的联合毒性第17-19页
    1.3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的现状第19-21页
        1.3.1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的来源和污染第19页
        1.3.2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3 典型PPCPs的污染现状及毒性作用第20-21页
            1.3.3.1 选取的PPCPs的污染现状和毒性效应第20页
            1.3.3.2 TCS/TCC/MTCS对生物的毒性效应第20-21页
    1.4 主要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1-24页
        1.4.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21页
        1.4.2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1-22页
        1.4.3 技术路线第22-24页
2 微塑料与典型PPCPs的吸附作用研究第24-32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2.1 实验试剂和药品第24-25页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27页
        2.3.1 微塑料的扫描电镜观察第25页
        2.3.2 TCS/TCC/MTCS储备液的配制第25-26页
        2.3.3 TCS/TCC/MTCS的标准曲线第26页
        2.3.4 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第26-27页
            2.3.4.1 大粒径微塑料颗粒的等温吸附第26-27页
            2.3.4.2 小粒径微塑料聚苯乙烯的等温吸附第27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7-31页
        2.4.1 扫描电镜下的微塑料颗粒第27页
        2.4.2 三种抗菌剂(TCC/TCS/MTCS)的标准曲线第27-28页
        2.4.3 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TCC/TCS/MTCS)的吸附性能分析第28-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对绿藻的生长抑制实验第32-48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材料第32-34页
        3.2.1 实验药品和试剂第32页
        3.2.2 测试生物第32-33页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3-34页
    3.3 实验方法第34-37页
        3.3.1 斜生栅藻培养液的配制第34页
        3.3.2 TCS/TCC/MTCS储备液的配制第34页
        3.3.3 斜生栅藻的培养方法第34-35页
        3.3.4 斜生栅藻细胞生物量的测定第35页
        3.3.5 斜生栅藻的96h生长抑制实验第35-36页
            3.3.5.1 微塑料对斜生栅藻的单独毒性实验第35页
            3.3.5.2 TCS/TCC/MTCS对斜生栅藻的单独毒性试验第35-36页
            3.3.5.3 微塑料和TCS/TCC/MTCS对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试验第36页
        3.3.6 斜生栅藻细胞膜通透性的测定第36页
        3.3.7 斜生栅藻其他生化指标的测定第36-37页
        3.3.8 数据分析第37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7-46页
        3.4.1 斜生栅藻的藻细胞浓度的测定第37页
        3.4.2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对斜生栅藻的96h单一毒性第37-39页
            3.4.2.1 微塑料对斜生栅藻的96h单一毒性第37-39页
            3.4.2.2 有机污染物对斜生栅藻的96h单一毒性第39页
        3.4.3 微塑料联合有机污染物对斜生栅藻的96h生长抑制毒性第39-43页
            3.4.3.1 微塑料对TCS毒性的影响第39-41页
            3.4.3.2 微塑料的存在对TCC毒性的影响第41-42页
            3.4.3.3 微塑料的存在对MTCS毒性的影响第42-43页
        3.4.4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对斜生栅藻细胞通透性的研究第43-45页
        3.4.5 斜生栅藻其他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5-46页
    3.5 小结第46-48页
4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实验第48-63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实验材料第48-49页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48-49页
        4.2.2 受试生物第49页
        4.2.3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49页
    4.3 实验方法第49-53页
        4.3.1 大型溞培养液的配制第49-50页
        4.3.2 储备液的配制第50页
        4.3.3 大型溞的培养条件和方法第50页
        4.3.4 敏感性测试第50页
        4.3.5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对大型溞的单一急性毒性实验第50-51页
        4.3.6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对大型溞的联合急性毒性实验第51页
        4.3.7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的单一慢性毒性实验第51-52页
        4.3.8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的联合慢性毒性实验第52-53页
    4.4 数据分析第53页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3-62页
        4.5.1 敏感性测试第53页
        4.5.2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对大型溞的单一急性毒性第53-55页
            4.5.2.1 有机污染物对大型溞的单一急性毒性第53-54页
            4.5.2.2 微塑料对大型溞的单一急性毒性第54-55页
        4.5.3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对大型溞的联合急性毒性第55页
        4.5.4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的单一慢性毒性第55-59页
            4.5.4.1 微塑料对大型溞的单一慢性毒性第55-56页
            4.5.4.2 有机污染物对大型溞的单一慢性毒性第56-59页
        4.5.5 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的联合慢性毒性第59-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5 结论和展望第63-64页
    5.1 主要结论第63页
    5.2 建议与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碱金属对CeMoTiOx催化剂NH3-SCR反应性能影响的探究
下一篇:典型煤炭型城市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