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

生态政治化进程中的生存博弈

中文提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5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生态问题政治化第13-17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7-43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7-37页
            (一) 生态政治学的演化历史第17-22页
            (二) 生态政治学的话语分析第22-37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37-43页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43-48页
        一、研究框架第43-46页
        二、研究方法第46-48页
    第四节 核心概念与创新之处第48-55页
        一、核心概念第48-53页
            (一) 生态政治第48-51页
            (二) 生存博弈第51-52页
            (三) 环境群体性行动第52-53页
        二、创新之处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二章 生态政治化进程中的生存博弈主体第56-86页
    第一节 研究资料的梳理第56-68页
        一、典型样本的选取第56-65页
        二、共性元素的抽取第65-68页
    第二节 受害公民:“陌生人”社会形态与环境群体性行动的生成第68-73页
        一、“陌生人”社会形态第68-71页
        二、环境群体性行动的生成第71-73页
    第三节 污染企业:强势的“资本”与内在行动逻辑第73-76页
        一、强势的“资本”第74-75页
        二、内在行动逻辑第75-76页
    第四节 属地政府:“无奈”、技术困境与“共谋”第76-85页
        一、压力体制下的“无奈”第77-79页
        二、现实的技术困境第79-82页
        三、自利动机下的“共谋”第82-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三章 生存博弈主体间互动博弈的过程及内核第86-115页
    第一节 受害公民的利益表达及策略选择第86-93页
        一、“讨价还价”、“信访不信法”和群体性行动:受害公民的利益表达第86-88页
        二、造势与度势:公民的博弈策略与博弈技术第88-93页
            (一) 生存环境:弱势群体的悲情牌第88-89页
            (二) “造”舆论:媒体关注与社会公众“物伤其类”的“愤怒”第89-91页
            (三) 博弈技巧:制度化与非制度化手段的综合运用第91-93页
    第二节 污染企业的利益表达及策略选择第93-98页
        一、“死不认帐”、“息事宁人”与“空喊口号”:污染企业的利益表达第93-96页
        二、依势与收买:污染企业的策略选择与博弈技术第96-98页
    第三节 属地政府的利益表达及策略选择第98-103页
        一、逃避责任与居中调解:属地政府的利益表达第98-99页
        二、强势权力、监管失灵与以邻为壑:属地政府的策略实施第99-103页
            (一) 强势权力:对“下”的“骗”、“哄”、“压”结合的博弈策略第99-101页
            (二) 监管失灵: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上”的风险控制第101页
            (三) 以邻为壑:府际间的封闭式治理与不合作博弈第101-103页
    第四节 生存博弈的内核:争夺环境话语权力第103-114页
        一、利益分配、环境公共事务与环境话语权力第103-104页
        二、环境话语权力运行的三种视角及相应启示第104-108页
            (一) 批评结构主义视角及启示第105-106页
            (二) 建构主义视角及启示第106-107页
            (三) 知识、关系与话语视角及启示第107-108页
        三、大众传媒:利益主体的话语博弈战场第108-114页
            (一) 体制内媒体:媒体正义与可控商业化?第109-112页
            (二) 体制外媒体:“广场狂欢式”的公共平台第112-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四章 生存博弈中的生态民主建构第115-147页
    第一节 超越工具理性:生存博弈的价值否定第115-120页
        一、工具理性张扬:生态危机、社会冲突和单向度的人第115-118页
        二、超越工具理性:妥协理性与交往理性第118-120页
    第二节 建构生态民主:生存博弈的政治处方第120-132页
        一、生态民主的源起与代议制的功能困顿第121-123页
        二、生态民主的建构与话语权的均衡分配第123-132页
    第三节 中国场域的生态民主:基本维度与可行路径第132-145页
        一、公共协商:激活协商存量,孕育协商增量第133-135页
        二、基层选举:拓展选举广度,挖掘选举深度第135-138页
        三、社区自治:厘清权力边界,实现权力对接第138-145页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第五章 生存博弈中的主体行为规塑第147-185页
    第一节 政府行为的规塑第147-171页
        一、重塑政府回应公民维权诉求的路径第147-153页
            (一) “高成本、低效率”的维稳困局第148-149页
            (二) “实实在在”的回应:利益获取渠道拓展第149-151页
            (三) 不可或缺的引导:法治、组织和人本第151-153页
        二、生态治理上的政治锦标赛第153-161页
            (一) 政府生态治理的能动主体: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第155-156页
            (二) 政治锦标赛的生态重构:核心行动者的行为塑造第156-161页
        三、政府社会管理转型与软权力催化第161-171页
            (一) 政府社会管理转型:从硬实力强控维持与软权力柔性塑造第162-164页
            (二) 政府社会管理软权力的催化:路径找寻与平台优化第164-171页
    第二节 资本行为的规塑第171-177页
        一、逐利性资本与生态危机第171-173页
            (一) 逐利性资本、科技理性张扬与生态危机第171-172页
            (二) 逐利性资本、生产关系物化与生态危机第172页
            (三) 逐利性资本、现代文明异化与生态危机第172-173页
        二、生态资本化的引入:用资本的逻辑去规塑资本第173-177页
            (一) 生态资本化的市场经营第174-176页
            (二) 生态资本化中的政府作用与公民责任第176-177页
    第三节 公民行为的规塑第177-184页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浸润第178-180页
        二、生态社区的空间规引第180-184页
    本章小结第184-185页
结论: 实现交往合理性,破解零和博弈第185-188页
    一、制度变革机制、零和生存博弈与生态政治化趋势第185-186页
    二、争夺环境话语权力:生存博弈的深层形态第186页
    三、交往合理性的理性基础:妥协理性与交往理性第186-187页
    四、交往合理性的制度保障:生态民主与行为规塑第187-188页
参考文献第188-20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200-201页
后记第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性氧引起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下一篇:变压器寿命统计建模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