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犁散文中的日常生活书写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价值 | 第9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四、本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孙犁散文中的日常生活题材 | 第15-30页 |
第一节 乡村生活世界 | 第15-19页 |
一、战争与田园 | 第15-17页 |
二、乡里旧闻 | 第17-19页 |
第二节 都市闲情乐趣 | 第19-23页 |
一、草木虫鱼之闲 | 第19-21页 |
二、青灯黄卷之味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晚年回忆反思 | 第23-30页 |
一、童年之忆 | 第23-25页 |
二、故人之念 | 第25-26页 |
三、“文革”之思 | 第26-30页 |
第二章 孙犁散文关注日常的思想溯源 | 第30-45页 |
第一节 故乡造就了孙犁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文学要真诚”的信念 | 第32-36页 |
一、对“修辞立其诚”的思考 | 第32-34页 |
二、对道家思想的吸收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文学是反映现实的 | 第36-45页 |
一、对鲁迅的崇仰 | 第36-38页 |
二、孙犁的文学思想 | 第38-45页 |
第三章 孙犁散文创作的日常生活表现 | 第45-62页 |
第一节 精炼的语言 | 第45-53页 |
一、语言的简练质朴 | 第45-49页 |
二、描写的深刻动人 | 第49-53页 |
第二节 求真的写法 | 第53-57页 |
一、白描手法的运用 | 第53-55页 |
二、有真情有真象 | 第55-57页 |
第三节 含蓄的表现 | 第57-62页 |
一、细节传神的人物描写 | 第57-59页 |
二、浅言留白的余意深长 | 第59-62页 |
第四章 孙犁散文注重日常的美学价值 | 第62-72页 |
第一节 散文传统的回归 | 第62-66页 |
一、中国散文传统的承续 | 第62-64页 |
二、孙犁的贡献 | 第64-66页 |
第二节 “中和”之美的呈现 | 第66-70页 |
一、人格与文格的统一 | 第67-68页 |
二、偏离于时代的独立创作品格 | 第68-70页 |
第三节 文体的丰富与创新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