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1.1 藏式围棋博弈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1.1.2 藏式围棋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6-19页 |
1.2.1 贝叶斯网络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藏式围棋模式提取的研究动态 | 第17-19页 |
1.2.3 藏式围棋的中学教育现状 | 第19页 |
1.3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藏式围棋的贝叶斯网络学习 | 第21-44页 |
2.1 藏式围棋的基本规则 | 第21-27页 |
2.1.1 棋规 | 第21-22页 |
2.1.2 特殊的“提子” | 第22-25页 |
2.1.3 常见模式 | 第25-27页 |
2.2 贝叶斯定理及其推导 | 第27-28页 |
2.3 贝叶斯网络及典型拓扑结构 | 第28-31页 |
2.4 藏式围棋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建模 | 第31-34页 |
2.5 藏式围棋的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 | 第34-39页 |
2.5.1 藏式围棋棋谱数字化处理 | 第34页 |
2.5.2 藏式围棋常见模式的数据统计 | 第34-38页 |
2.5.3 参数学习算法 | 第38-39页 |
2.6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藏式围棋模式的识别 | 第44-52页 |
3.1 藏式围棋的模式变换 | 第44-47页 |
3.2 藏式围棋模式库的构建 | 第47-48页 |
3.3 藏式围棋模式的编码——置换表 | 第48-49页 |
3.4 藏式围棋模式的选择和匹配 | 第49-51页 |
3.4.1 哈希置换表 | 第49-50页 |
3.4.2 结合贝叶斯网络概率估计的模式的选择和匹配 | 第50页 |
3.4.3 博弈过程中模式的状态 | 第50-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藏式围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开发 | 第52-63页 |
4.1 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安排 | 第52-53页 |
4.1.1 学习者分析 | 第52页 |
4.1.2 教学目标分析 | 第52-53页 |
4.1.3 教学内容安排 | 第53页 |
4.2 藏式围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 第53-59页 |
4.2.1 开发设计思路 | 第54-55页 |
4.2.2 设计脚本 | 第55-57页 |
4.2.3 准备素材 | 第57-58页 |
4.2.4 合成与制作 | 第58-59页 |
4.3 调试及修改 | 第59-61页 |
4.3.1 课程引入部分 | 第59-60页 |
4.3.2 模式讲解部分 | 第60页 |
4.3.3 人工智能讲解部分 | 第60-61页 |
4.4 教学评价 | 第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63-64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第70页 |
参与相关科研项目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