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 1.2.1 防雷措施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评估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湖南某地区500KV输电线路防雷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 2.1 线路基本概况 | 第21-22页 |
| 2.2 雷击故障特性分析 | 第22-25页 |
| 2.2.1 雷击跳闸故障点分布的区域性 | 第23页 |
| 2.2.2 雷击跳闸事故发生时间的集中性 | 第23-25页 |
| 2.3 差异化防雷方法的应用 | 第25-2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基于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的差异化防雷方法 | 第27-43页 |
| 3.1 差异化防雷方法 | 第27-28页 |
| 3.2 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改造方法 | 第28-29页 |
| 3.3 传统电气几何模型 | 第29-32页 |
| 3.4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法 | 第32-36页 |
| 3.4.1 击距公式 | 第32页 |
| 3.4.2 地线、导线任意点高度距离的确定方法 | 第32-33页 |
| 3.4.3 地面倾角的求取方法 | 第33-34页 |
| 3.4.4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 第34-36页 |
| 3.5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对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计算的影响效果 | 第36-40页 |
| 3.6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的应用 | 第40-41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基于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的500KV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 | 第43-49页 |
| 4.1 风险评估方法 | 第43-44页 |
| 4.2 雷击理论分析计算 | 第44-45页 |
| 4.3 湖南某地区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 | 第45-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改造及效果分析 | 第49-55页 |
| 5.1 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改造 | 第49-52页 |
| 5.2 效果评估分析 | 第52-54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技术改造项目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