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兴隆台油层薄层稠油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3页
    0.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8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0.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9-10页
    0.4 研究背景第10页
    0.5 研究思路第10-11页
    0.6 关键技术第11-13页
第一章 工区概况第13-16页
    1.1 区域地质概况第13页
    1.2 工区勘探开发现状第13-14页
    1.3 工区地层概况第14-16页
第二章 地层对比划分第16-19页
    2.1 地层对比划分第16-18页
        2.1.1 对比原则第16页
        2.1.2 划分方法第16-17页
        2.1.3 对比标志第17-18页
    2.2 目的层地层特征第18-19页
第三章 构造特征第19-31页
    3.1 地震资料的解释第19-27页
        3.1.1 层位标定第19-22页
        3.1.2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第22-27页
    3.2 构造断裂特征第27-31页
第四章 储层特征第31-62页
    4.1 储层反演第31-42页
        4.1.1 储层反演的基本原理第31页
        4.1.2 反演方法选取与实现措施第31-37页
        4.1.3 储层反演处理第37-42页
    4.2 沉积相研究第42-51页
        4.2.1 重矿物组合及物源方向第42-43页
        4.2.2 沉积相标志第43-46页
        4.2.3 沉积模式与微相划分第46-47页
        4.2.4 不同微相沉积特征第47-49页
        4.2.5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第49-51页
    4.3 岩石学特征第51-53页
    4.4 储层物性特征第53-55页
    4.5 非均质性特征第55-60页
        4.5.1 非均质性第55-58页
        4.5.2 隔夹层第58-60页
    4.6 砂体展布特征第60-62页
第五章 成藏规律第62-68页
    5.1 油源条件第62页
    5.2 储层条件第62页
    5.3 盖层条件第62-63页
    5.4 圈闭类型第63页
    5.5 油层分布特征第63-64页
    5.6 油层分布控制因素第64-65页
    5.7 油气成藏模式第65页
    5.8 油气藏类型第65-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 A 附图第71-86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层部位射孔套管损坏力学机理研究
下一篇:海月构造带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成藏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