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兴隆台油层薄层稠油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3页 |
0.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0.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0.4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0.5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0.6 关键技术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工区概况 | 第13-16页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页 |
1.2 工区勘探开发现状 | 第13-14页 |
1.3 工区地层概况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地层对比划分 | 第16-19页 |
2.1 地层对比划分 | 第16-18页 |
2.1.1 对比原则 | 第16页 |
2.1.2 划分方法 | 第16-17页 |
2.1.3 对比标志 | 第17-18页 |
2.2 目的层地层特征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构造特征 | 第19-31页 |
3.1 地震资料的解释 | 第19-27页 |
3.1.1 层位标定 | 第19-22页 |
3.1.2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 第22-27页 |
3.2 构造断裂特征 | 第27-31页 |
第四章 储层特征 | 第31-62页 |
4.1 储层反演 | 第31-42页 |
4.1.1 储层反演的基本原理 | 第31页 |
4.1.2 反演方法选取与实现措施 | 第31-37页 |
4.1.3 储层反演处理 | 第37-42页 |
4.2 沉积相研究 | 第42-51页 |
4.2.1 重矿物组合及物源方向 | 第42-43页 |
4.2.2 沉积相标志 | 第43-46页 |
4.2.3 沉积模式与微相划分 | 第46-47页 |
4.2.4 不同微相沉积特征 | 第47-49页 |
4.2.5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49-51页 |
4.3 岩石学特征 | 第51-53页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3-55页 |
4.5 非均质性特征 | 第55-60页 |
4.5.1 非均质性 | 第55-58页 |
4.5.2 隔夹层 | 第58-60页 |
4.6 砂体展布特征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成藏规律 | 第62-68页 |
5.1 油源条件 | 第62页 |
5.2 储层条件 | 第62页 |
5.3 盖层条件 | 第62-63页 |
5.4 圈闭类型 | 第63页 |
5.5 油层分布特征 | 第63-64页 |
5.6 油层分布控制因素 | 第64-65页 |
5.7 油气成藏模式 | 第65页 |
5.8 油气藏类型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A 附图 | 第71-86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