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东方信仰--以灵性信仰在中国的建构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9页 |
|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2 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4 研究特色与不足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灵性信仰概述 | 第19-30页 |
| 1.1 灵性的定义 | 第19-20页 |
| 1.2 灵性信仰的产生——美国的新时代运动 | 第20-22页 |
| 1.2.1 美国社会灵性复兴的背景 | 第20-22页 |
| 1.2.2 新时代运动与宗教的关系 | 第22页 |
| 1.3 灵性信仰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 第22-30页 |
| 1.3.1 灵性信仰范围的界定 | 第23-24页 |
| 1.3.2 灵性信仰与传统宗教的区别 | 第24-25页 |
| 1.3.3 灵性信仰与传统宗教的联系 | 第25页 |
| 1.3.4 国内灵性信仰现状介绍 | 第25-30页 |
| 第二章 灵性信仰特征探微 | 第30-39页 |
| 2.1 灵性信仰的现世性 | 第30-31页 |
| 2.2 灵性信仰的实践性 | 第31-33页 |
| 2.2.1 作为宗教本质的灵性与心理学的关联 | 第31-32页 |
| 2.2.2 灵性修行与心理状态 | 第32页 |
| 2.2.3 灵性信仰向宗教的转化 | 第32-33页 |
| 2.3 灵性信仰的普遍性 | 第33-35页 |
| 2.4 灵性信仰与东方传统相呼应 | 第35-36页 |
| 2.5 灵性信仰淡化教派与人格神 | 第36-37页 |
| 2.6 灵性信仰与科学及理性思想相融合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灵性信仰发展的社会土壤 | 第39-45页 |
| 3.1 现代社会关系的变迁 | 第39-42页 |
| 3.1.1 自我观念的变迁 | 第39-40页 |
| 3.1.2 个体与他者——差序格局的变化 | 第40-41页 |
| 3.1.3 精神需求的变迁 | 第41-42页 |
| 3.2 信仰逻辑的变迁 | 第42-45页 |
| 第四章 灵性信仰的组织与传播 | 第45-53页 |
| 4.1 组织建构及组织形式 | 第45-46页 |
| 4.2 依托网络社区进行传播 | 第46-48页 |
| 4.2.1 网络化的灵性信仰 | 第46-47页 |
| 4.2.2 灵性信仰的公共性 | 第47-48页 |
| 4.3 灵性信仰的思想素材——以赛斯资料为例 | 第48-50页 |
| 4.3.1 赛斯资料介绍 | 第48页 |
| 4.3.2 赛斯中关于自我与人性的思想 | 第48-49页 |
| 4.3.3 赛斯关于宗教的态度 | 第49-50页 |
| 4.4 中国灵性信仰的团体——以元**团体为例 | 第50-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