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前言 | 第8-9页 |
1.2人纤溶酶原Kringle 5 | 第9-11页 |
1.3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 | 第11-13页 |
1.4 前沿色谱法 | 第13页 |
1.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第13-14页 |
1.6 分子对接 | 第14-15页 |
1.7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15-18页 |
1.7.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 第15-16页 |
1.7.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一般步骤 | 第16-18页 |
1.8 Kringle 5与VDAC1的相互作用研究情况 | 第18页 |
1.9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动力学模拟VDAC1与Kringle 5的相互作用 | 第20-36页 |
2.1 体系的构建 | 第20-24页 |
2.1.1 Kringle 5与VDAC1的对接 | 第20-21页 |
2.1.2 模拟体系的准备 | 第21-24页 |
2.2 模拟过程 | 第24页 |
2.3 模拟体系的稳定性分析 | 第24-25页 |
2.4 活性中心分析 | 第25-26页 |
2.5 相互作用的氨基酸分析 | 第26-29页 |
2.6 Kringle 5结合前后的构象变化 | 第29-31页 |
2.7 VDAC1结合前后的构象变化 | 第31-35页 |
2.8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合自由能及突变分析 | 第36-46页 |
3.1 结合自由能计算 | 第36-37页 |
3.2 结合自由能分解 | 第37-38页 |
3.3 VDAC1-Kringle 5复合物的突变研究 | 第38-42页 |
3.4 Kringle 5的突变研究 | 第42-44页 |
3.5 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前沿色谱法研究VDAC1与Kringle 5的相互作用 | 第46-52页 |
4.1 理论 | 第46-47页 |
4.1.1 前沿分析经典方法 | 第46页 |
4.1.2 前沿色谱改进方法 | 第46-47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4.2.1 试剂 | 第47页 |
4.2.2 主要仪器及型号 | 第47-4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4.3.1 非定向固定化Kringle 5蛋白填料的制备 | 第48-49页 |
4.3.2 前沿色谱法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4.4.1 前沿色谱图 | 第50-51页 |
4.4.2 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51页 |
4.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SPR法研究VDAC1与Kringle 5的相互作用 | 第52-55页 |
5.1 SPR动力学分析 | 第52-53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5.3 结果 | 第53-54页 |
5.4 小结 | 第54-55页 |
全文总结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