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 连铸技术简介 | 第10-11页 |
1.3 连铸电磁搅拌技术 | 第11-14页 |
1.3.1 电磁搅拌技术的概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外电磁搅拌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国内外连铸结晶器内流场及液面波动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4.1 浸入式水口参数对结晶器内钢液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14-16页 |
1.4.2 连铸工艺参数对结晶器内钢液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16-18页 |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8-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连铸圆坯结晶器电磁搅拌磁场的数值模拟 | 第21-38页 |
2.1 三维电磁场模拟的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1.1 基本假设 | 第21页 |
2.1.2 描述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 第21-22页 |
2.1.3 三维电磁场方程组求解 | 第22-23页 |
2.2 三维电磁场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28页 |
2.2.1 结晶器电磁搅拌模型概述及离散化 | 第23-27页 |
2.2.2 模型参数 | 第27页 |
2.2.3 载荷电流与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27-28页 |
2.3 磁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28-37页 |
2.3.1 钢液中磁场分布规律 | 第28-32页 |
2.3.2 电流强度对钢坯中电磁场的影响 | 第32-34页 |
2.3.3 电流频率与各电磁场量的关系 | 第34-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电磁搅拌作用下结晶器内钢液液面的数值模拟及实验 | 第38-48页 |
3.1 流场数值模拟方法介绍 | 第38-39页 |
3.1.1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 第38页 |
3.1.2 离散法 | 第38-39页 |
3.2 电磁搅拌作用下结晶器内液面行为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3.2.1 模型假设 | 第39页 |
3.2.2 几何结构及网格模型 | 第39-40页 |
3.2.3 控制方程 | 第40-42页 |
3.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第42页 |
3.4 有无电磁搅拌作用下的液面对比 | 第42-43页 |
3.5 电磁搅拌作用下液面流动的物理模型实验 | 第43-45页 |
3.5.1 实验概述 | 第43-44页 |
3.5.2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6 电磁搅拌作用下钢液液面呈旋转抛物面的成因 | 第45-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不同参数对钢液液面波动的影响规律 | 第48-69页 |
4.1 电磁搅拌作用下结晶器内的液面及流场 | 第48-49页 |
4.2 电磁搅拌强度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49-57页 |
4.2.1 电流强度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49-54页 |
4.2.2 电流频率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54-56页 |
4.2.3 最优电磁搅拌强度 | 第56-57页 |
4.3 电磁搅拌作用下拉速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57-61页 |
4.4 电磁搅拌作用下水口插入深度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61-65页 |
4.4.1 水口插入深度对由过大电磁搅拌作用造成的卷渣现象的调节 | 第61-63页 |
4.4.2 水口深度对电磁搅拌作用下因拉速过大造成的卷渣现象的调节 | 第63-65页 |
4.5 电磁搅拌器安装位置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 第65-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