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泉州市地税系统纳税服务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3 国内外研究小结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第16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1.3.2 比较研究法第16页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16-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4.2 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纳税服务均等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29页
    2.1 纳税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支点第19-21页
        2.1.1 公平正义理论——纳税服务均等化的社会价值标准第19-20页
        2.1.2 公共产品理论——纳税服务均等化供给方式的依据第20-21页
    2.2 纳税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第21-26页
        2.2.1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第21-24页
        2.2.2 纳税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第24-26页
    2.3 纳税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概述第26-29页
        2.3.1 纳税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主体第26-27页
        2.3.2 纳税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原则第27页
        2.3.3 纳税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第27页
        2.3.4 纳税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标准第27-29页
第3章 泉州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分析第29-38页
    3.1 泉州地税系统在纳税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初步成效第29-32页
        3.1.1 电话咨询服务均等化第29-30页
        3.1.2 窗口服务均等化第30-31页
        3.1.3 税务网络建设有所发展第31-32页
    3.2 泉州地税系统在纳税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2-35页
        3.2.1“大服务”格局尚未形成,内部工作边界模糊不清第32-33页
        3.2.2 部门之间的配合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效性第33-34页
        3.2.3 纳税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第34页
        3.2.4 纳税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第34-35页
    3.3 泉州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38页
        3.3.1 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第35页
        3.3.2 信息化水平不高,涉税信息共享程度低第35-36页
        3.3.3 人员培养模式单一,缺乏激励措施第36-37页
        3.3.4 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没有得到重视和有效利用第37-38页
第4章 国内外纳税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经验与借鉴第38-46页
    4.1 国外纳税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经验第38-42页
        4.1.1 美国第38-40页
        4.1.2 加拿大第40-41页
        4.1.3 澳大利亚第41-42页
    4.2 国内纳税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经验第42-43页
        4.2.1 广州市地税局倡导税收志愿者服务模式第42-43页
        4.2.2 广元市探索国、地税联合服务模式第43页
    4.3 国内外纳税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启示第43-46页
        4.3.1 纳税服务内容制度化第43-44页
        4.3.2 纳税服务手段信息化第44页
        4.3.3 纳税服务队伍专业化第44页
        4.3.4 纳税服务组织社会化第44-46页
第5章 泉州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建议第46-52页
    5.1 创新纳税服务理念,正确划分地税系统内部的工作职责第46-47页
        5.1.1 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形成“大服务”的工作格局第46页
        5.1.2 明确纳税服务的属性、类型及供给方式第46-47页
    5.2 加快纳税服务的信息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第47-49页
        5.2.1 搭建纳税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转移不均等矛盾第47-48页
        5.2.2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第48-49页
    5.3 努力提高纳税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第49-50页
        5.3.1 人才培养第49页
        5.3.2 人才使用第49页
        5.3.3 行为规范第49-50页
        5.3.4 奖惩措施第50页
    5.4 积极推动纳税服务社会化建设第50-52页
        5.4.1 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第50页
        5.4.2 开展纳税服务志愿者活动第50-5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CG压缩传输中率失真最优嵌入及不等保护研究
下一篇:快速电热聚合与水浴聚合对义齿基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