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初探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研究框架第16-17页
第2章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第17-32页
    2.1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理论渊源第17-26页
        2.1.1 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第17-19页
        2.1.2 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第19-21页
        2.1.3 德国古典哲学第21-23页
        2.1.4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第23-24页
        2.1.5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第24-26页
    2.2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社会背景第26-32页
        2.2.1 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下社会阶级性的凸显第26-27页
        2.2.2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尊严的丧失第27-29页
        2.2.3 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分工中人的类特性的异化第29-32页
第3章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2-50页
    3.1 马克思“人的尊严”的概念第32-36页
        3.1.1 “尊严”第32-34页
        3.1.2 马克思视域下“人的尊严”第34-36页
    3.2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分析维度第36-43页
        3.2.1 人对人的依赖性第36-39页
        3.2.2 人对物的依赖性第39-41页
        3.2.3 人的自由自觉的发展第41-43页
    3.3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实现路径第43-50页
        3.3.1 个人获得自由是“人的尊严”的先决条件第43-45页
        3.3.2 国家获得独立是“人的尊严”的政治体现第45-47页
        3.3.3 全人类获得解放是“人的尊严”的最终目标第47-50页
第4章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价值意蕴第50-60页
    4.1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理论价值第50-55页
        4.1.1 “人的尊严”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奠基第50-51页
        4.1.2 “人的尊严”思想对西方传统尊严思想的超越第51-54页
        4.1.3 “人的尊严”思想对现代尊严理论的逻辑重构第54-55页
    4.2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现实意义第55-60页
        4.2.1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与人的生活方式重构第56-57页
        4.2.2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与资本现实批判第57-58页
        4.2.3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与中国梦的实现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儒道互补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
下一篇:商周龙窑形制、结构及装烧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