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大规模食品安全侵权概述 | 第17-25页 |
2.1 大规模食品安全侵权含义 | 第17-20页 |
2.1.1 大规模食品安全侵权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2 大规模食品安全侵权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 大规模食品安全侵权的成因 | 第20-22页 |
2.2.1 自然环境的潜在因素 | 第20-21页 |
2.2.2 侵权法律关系的复杂化 | 第21页 |
2.2.3 政府监管不力 | 第21-22页 |
2.2.4 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2页 |
2.3 大规模食品安全侵权损害救济的现实困境 | 第22-24页 |
2.3.1 因果关系要件认定困难 | 第22-23页 |
2.3.2 受害者人数的确定以及损害认定的困境 | 第23页 |
2.3.3 公共危机补偿中政府的困境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现行大规模食品安全侵权损害救济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3.1 现行大规模食品安全侵权损害救济机制 | 第25-26页 |
3.2 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3.2.1 同质赔偿的救济作用弱 | 第26-27页 |
3.2.2 惩罚性赔偿规定欠缺操作性 | 第27-28页 |
3.2.3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尚未确立 | 第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国外关于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7页 |
4.1 国外关于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的实践 | 第29-34页 |
4.1.1 国外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29-32页 |
4.1.2 国外的责任保险制度 | 第32-34页 |
4.1.3 国外的基金制度 | 第34页 |
4.2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6页 |
4.2.1 在惩罚性赔偿制度中限制赔偿数额 | 第34-35页 |
4.2.2 设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 第35页 |
4.2.3 完备的救助基金制度 | 第35-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多元化大规模食品安全侵权损害救济机制的建立 | 第37-45页 |
5.1 完善惩罚性赔偿救济制度 | 第37-40页 |
5.1.1 坚持补偿性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相结合原则 | 第37-38页 |
5.1.2 强化惩罚性赔偿的操作规则 | 第38页 |
5.1.3 明确惩罚性赔偿数额的标准 | 第38-40页 |
5.2 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 第40-41页 |
5.2.1 创建同行业共担风险的责任保险适用模式 | 第40页 |
5.2.2 对某些高危的食品生产企业推行强制性购买责任保险制度 | 第40-41页 |
5.3 构建基金制度 | 第41-44页 |
5.3.1 设立基金获取渠道 | 第41-42页 |
5.3.2 安全监管基金 | 第42-43页 |
5.3.3 合理运用基金 | 第43-4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