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贸易体制下特殊与差别待遇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1章 特殊与差别待遇概述 | 第10-19页 |
|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产生 | 第10-12页 |
|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初步发展 | 第12-13页 |
| ·特殊与差别待遇取得突破进展 | 第13-16页 |
| ·普遍优惠制的产生 | 第14-15页 |
| ·授权条款的产生 | 第15-16页 |
| ·特殊与差别待遇在WTO体制下的发展 | 第16-19页 |
| 第2章 特殊与差别待遇存在与运用的法理基础 | 第19-27页 |
| ·特殊与差别待遇存在的法理基础 | 第19-23页 |
| ·体现公平互利原则 | 第19-21页 |
| ·体现国际合作发展原则 | 第21-23页 |
| ·赋予特殊与差别待遇强制力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 第3章 特殊与差别待遇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5页 |
| ·缺乏有效的强制力 | 第27-30页 |
| ·"最大努力"性质条款的存在 | 第27-28页 |
| ·运用程序繁琐 | 第28-30页 |
| ·乌拉圭回合对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回避 | 第30-35页 |
| ·不同贸易领域自由化程度显失公平 | 第30-32页 |
| ·过渡期条款的蒙蔽性 | 第32-35页 |
| 第4章 我国积极运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建议 | 第35-47页 |
| ·我国在多哈回合的谈判立场 | 第35-40页 |
| ·以发展中国家身份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 | 第35-37页 |
| ·作为新成员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 | 第37-40页 |
| ·积极推动特殊与差别待遇议题谈判 | 第40-47页 |
| ·完善法律措辞,赋予特殊与差别待遇法律强制力 | 第41-42页 |
| ·确立特殊与差别待遇监督机制 | 第42-44页 |
| ·反对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类 | 第44-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