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兰州北山密点麻蜥种群密度、栖息地选择及年龄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研究概述第12-24页
    1.1 种群数量统计第12-13页
    1.2 栖息地选择第13-15页
    1.3 年龄鉴定第15-17页
    1.4 性二态现象第17-19页
    1.5 其他方面的研究第19-24页
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24-26页
    2.1 选题依据及背景第24页
    2.2 研究内容第24页
    2.3 研究目的第24页
    2.4 研究意义第24-26页
3 研究材料和研究地点第26-28页
    3.1 研究材料第26-27页
    3.2 研究地点第27-28页
4 密点麻蜥种群密度的研究第28-32页
    4.1 研究方法第28页
    4.2 结果第28-30页
        4.2.1 密点麻蜥日活动节律第28-29页
        4.2.2 密点麻蜥和丽斑麻蜥种群密度第29-30页
    4.3 讨论第30-32页
        4.3.1 密点麻蜥的日活动节律第30页
        4.3.2 密点麻蜥与丽斑麻蜥种群密度的比较第30页
        4.3.3 影响密点麻蜥种群密度的因素第30-32页
5 栖息地选择的研究第32-36页
    5.1 方法第32页
    5.2 结果第32-34页
        5.2.1 密点麻蜥栖息地主要特征第32-33页
        5.2.2 洞口大小第33-34页
    5.3 讨论第34-36页
6 密点麻蜥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的研究第36-47页
    6.1 方法第36-38页
        6.1.1 体尺量度的测量第36页
        6.1.2 骨龄学实验方法第36-38页
            6.1.2.1 试剂和仪器第36-37页
            6.1.2.2 实验方法第37-38页
    6.2 结果第38-45页
        6.2.1 密点麻蜥的性状特征第38页
        6.2.2 丽斑麻蜥的性状特征第38-39页
        6.2.3 密点麻蜥形态学变量聚类分析第39-40页
        6.2.4 体重与头体长的曲线回归分析第40-41页
        6.2.5 密点麻蜥年龄划分第41-43页
            6.2.5.1 头体长年龄划分第41-42页
            6.2.5.2 骨龄学年龄划分第42-43页
        6.2.6 生长曲线的拟合第43-45页
        6.2.7 性比第45页
        6.2.8 密点麻蜥的性二态现象第45页
    6.3 讨论第45-47页
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47-4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图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化学计量分析
下一篇:井冈寒竹复合体(竹亚科)的分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