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所见之国社党宪政观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7-8页 |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9-11页 |
四、论文的主题及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国社党创办《再生》之主旨 | 第13-24页 |
第一节 国社党的自身情形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国社党的紧急要务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再生》的创办 | 第17-21页 |
一、《再生》创办的主旨 | 第17-19页 |
二、《再生》的其他任务 | 第19-20页 |
三、《再生》维持的困难 | 第20-21页 |
第四节 《再生》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再生》所见之国社党宪政观 | 第24-39页 |
第一节 国社党的宪政理念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国社党人与梁启超在宪政理念上的简单比较 | 第25-28页 |
一、自由主义与权威主义间的不同权衡 | 第26页 |
二、对宪政关键的不同理解 | 第26-27页 |
三、对权力限制的一致关注 | 第27页 |
四、立宪初衷的高度一致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国社党的宪政主张 | 第28-39页 |
一、分权方面 | 第28-34页 |
二、限权方面 | 第34-36页 |
三、保障民权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再生》宣传国社党宪政思想的历史作用 | 第39-42页 |
一、对宪政运动的支持与推动 | 第39-40页 |
二、宪政思想中调和因素的后续影响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