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内涵 | 第10-11页 |
·低碳经济认识的误区 | 第11-12页 |
·国外对低碳经济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 | 第13-14页 |
·江西省内的研究状况 | 第14页 |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第2章 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16-25页 |
·国外低碳经济转型的实践 | 第16-19页 |
·英国 | 第16页 |
·德国 | 第16-17页 |
·日本 | 第17-18页 |
·美国 | 第18-19页 |
·国内低碳经济转型的实践 | 第19-20页 |
·上海 | 第19页 |
·广东 | 第19页 |
·保定 | 第19-20页 |
·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意义 | 第20-25页 |
·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江西省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 第23-25页 |
第3章 江西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5-40页 |
·SWOT分析简介 | 第25-26页 |
·内部优势 | 第26-29页 |
·生态优势 | 第26-27页 |
·产业优势 | 第27-28页 |
·政策的叠加优势 | 第28页 |
·节能减排空间大 | 第28-29页 |
·内部优势 | 第29-33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29-30页 |
·科研人才匮乏 | 第30-31页 |
·能源资源结构不合理 | 第31-32页 |
·金融劣势 | 第32-33页 |
·战略机遇 | 第33-37页 |
·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33-34页 |
·人们低碳经济意识的提高 | 第34页 |
·国际社会环境带来的机遇 | 第34-35页 |
·文化产业的崛起 | 第35-37页 |
·战略挑战 | 第37-38页 |
·政府机制的不健全 | 第37页 |
·高耗能行业为经济发展主体 | 第37-38页 |
·技术设备的落后 | 第38页 |
·工业化的推进 | 第38页 |
·江西低碳经济SWOT矩阵 | 第38-40页 |
第4章 江西低碳经济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40-49页 |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 | 第40-41页 |
·着力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第41页 |
·优化能源结构 | 第41-42页 |
·逐步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 第42-43页 |
·成分利用CDM | 第43-44页 |
·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 第44-45页 |
·大力发展低碳城市 | 第45页 |
·加强人才的培养 | 第45-46页 |
·大力发展碳金融 | 第46页 |
·经济手段刺激低碳经济发展 | 第46-47页 |
·加强宣传认识,鼓励全民参与 | 第47-4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对全文的总结 | 第49页 |
·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A 南昌宣言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