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附件第2-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半导体光催化简介第10-12页
        1.1.1 半导体光催化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半导体光催化的机理第11-12页
    1.2 光催化活性影响因素第12-15页
        1.2.1 光催化剂的性质第12-13页
        1.2.2 光催化活性影响的外界因素第13-15页
    1.3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1 金属离子掺杂第15页
        1.3.2 非金属离子的掺杂第15-16页
        1.3.3 表面修饰第16页
        1.3.4 表面敏化第16-17页
        1.3.5 复合光催化剂第17-19页
    1.4 特殊结构 g-C_3N_4纳米光催化剂的发展第19-21页
        1.4.1 硬模板法第20页
        1.4.2 软模板法第20页
        1.4.3 非模板法第20-21页
    1.5 g-C_3N_4的应用第21-23页
        1.5.1 反应前驱物第21页
        1.5.2 催化剂载体和储能材料第21-22页
        1.5.3 氧还原催化剂第22页
        1.5.4 有机反应催化剂第22-23页
    1.6 光催化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选题思路第23页
    1.7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3-24页
    1.8 课题研究内容第24-25页
    1.9 课题研究方法第25-26页
第二章 固相反应法制备 g-C_3N_4光催化剂第26-38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31页
        2.2.1 实验材料第26-27页
        2.2.2 实验仪器第27页
        2.2.3 g-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7页
        2.2.4 催化剂的表征第27-29页
        2.2.5 光催化活性的测定第29-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2.3.1 XRD 分析第31页
        2.3.2 TGA 分析第31-32页
        2.3.3 UV-Vis 吸收光谱第32-33页
        2.3.4 SEM、HRTEM 和 BET 比表面积分析第33-34页
        2.3.5 光催化活性分析第34-36页
        2.3.6 催化机理分析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g-C_3N_4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第38-45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3.2.1 实验材料第38页
        3.2.2 实验仪器第38页
        3.2.3 g-C_3N_4的制备第38-39页
        3.2.4 样品光催化活性的测定第39页
        3.2.5 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第39-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4页
        3.3.1 XRD 分析第40-41页
        3.3.2 SEM 分析第41-42页
        3.3.3 UV-Vis 分析第42页
        3.3.4 BET 比表面积分析第42-43页
        3.3.5 光催化活性分析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g-C_3N_4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第45-53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46页
        4.2.1 实验材料第45页
        4.2.2 实验仪器第45页
        4.2.3 g-C_3N_4的制备第45-46页
        4.2.4 样品光催化活性的测定第46页
        4.2.5 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第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2页
        4.3.1 XRD 分析第46-48页
        4.3.2 SEM 和 TEM 分析第48页
        4.3.3 TGA 分析第48-49页
        4.3.4 UV-Vis 分析第49-50页
        4.3.5 BET 比表面积分析第50页
        4.3.6 光催化活性分析第50-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54页
        5.1.1 固相反应法第53页
        5.1.2 溶剂热法第53-54页
    5.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基正丁基甲酮萃取煤化工高浓含酚废水实验研究与过程模拟
下一篇:好莱坞科幻片中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