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第1章 新时期社会历史批评转型的契机 | 第10-17页 |
| ·社会文化变迁 | 第10-14页 |
| ·社会变迁 | 第10-11页 |
| ·文化变迁 | 第11-14页 |
| ·外来思潮的激发 | 第14-17页 |
| 第2章 新时期社会历史批评转型概观 | 第17-30页 |
| ·从客体论批评向主体论批评倾斜 | 第18-21页 |
| ·从外向型批评向内向型批评靠近 | 第21-23页 |
| ·从共时性批评向历时性批评深化 | 第23-30页 |
| ·挖掘文学作品的原始意象 | 第24-25页 |
| ·揭示文学现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 | 第25-27页 |
| ·剖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冲突与变迁 | 第27-30页 |
| 第3章 新时期社会历史批评转型的学理性审视 | 第30-36页 |
| ·新时期社会历史批评转型的意义与价值 | 第30-32页 |
| ·新时期社会历史批评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2-36页 |
| 第4章 关于社会历史批评从转型到重建的思考 | 第36-40页 |
| ·独特识见 | 第36-37页 |
| ·主体立场 | 第37-38页 |
| ·现实旨归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后记 | 第45-46页 |
| 在读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