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新疆机采棉纤维品质影响因素及提质途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 研究进展第13-16页
        1.1 机采棉品种遗传品质的选育和应用现状第13-14页
        1.2 棉花生产管理对生产品质的影响第14-15页
        1.3 机械采收和清理工序对棉花产后品质的影响第15-16页
    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及原棉品质损伤源分析第17-39页
    第一节 新疆棉花机械采摘发展过程中纤维品质的变化第17-25页
        1 数据来源第1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8-23页
            2.1 棉纤维品质的变化第18-20页
            2.2 棉纤维品质指标各等级比例的变化第20-23页
        3 讨论第23-24页
        4 结论第24-25页
    第二节 新疆机采棉原棉品质损伤源的分析第25-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30页
            1.1 棉纤维试样的采集第25-29页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9-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2.1 棉纤维长度的变化第30-32页
            2.2 棉纤维比强度的变化第32-34页
        3 讨论第34-38页
            3.1 机采棉原棉品质损伤源分析第34-36页
            3.2 机采棉原棉品质损伤量估算第36-38页
        4 结论第38-39页
第三章 新疆棉区温度变化对纤维强力形成的影响及调控第39-62页
    第一节 棉纤维发育期夜间增温对纤维比强度的差异性影响第39-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44页
            1.1 试验设计第40-41页
            1.2 田间增温控制装置第41页
            1.3 取样与测定第41-42页
            1.4 Logistic模型及其特征值第42页
            1.5 气象资料第42-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2.1 棉纤维发育期整段增温(N)对纤维比强度及纤维素累积特征的影响第44-45页
            2.2 开花至纤维素快速累积期终止时间阶段增温(N_1与N_2)对纤维比强度和纤维素累积特征的影响第45-48页
            2.3 纤维素快速累积期终止时间至吐絮阶段增温(N_3)对纤维比强度和纤维素累积特征的影响第48-49页
        3 讨论第49-51页
            3.1 夜间增温对纤维比强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第49-50页
            3.2 棉纤维发育期阶段增温影响着纤维素累积特性第50-51页
        4 结论第51-52页
    第二节 新疆棉区适宜形成高强纤维的温度和纤维素累积特性第52-6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1.1 试验设计第52-53页
            1.2 田间增温控制装置第53页
            1.3 取样与测定第53页
            1.4 Logistic模型及其特征值第53页
            1.5 气象资料第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2.1 纤维素累积特征对比强度的影响及其关系第53-55页
            2.2 温度对纤维素累积特征的影响及其关系第55-58页
            2.3 温度与纤维素累积特征的定量关系分析第58-59页
        3 讨论第59-61页
            3.1 纤维素累积特性与比强度的关系及受有效积温的影响第59-60页
            3.2 确定棉花顶部棉铃的开花日期以适应脱叶催熟第60-61页
        4 结论第61-62页
第四章 脱叶催熟剂对机采棉花叶片脱落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第62-81页
    第一节 新疆机采棉花实现叶片快速脱落需要的温度条件第62-7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1.1 试验设计第63页
            1.2 叶片脱落率的调查与计算第63-64页
            1.3 温度资料的采集第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68页
            2.1 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第64-65页
            2.2 温度变化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及其关系第65-67页
            2.3 新疆棉区适宜喷施脱叶催熟剂时间的估算第67-68页
        3 讨论第68-70页
            3.1 最高温度和≥15℃有效积温是实现良好脱叶效果的关键气象因素第68-69页
            3.2 如何实现棉花叶片快速、彻底脱落第69-70页
        4 结论第70-71页
    第二节 脱叶催熟剂对纤维品质的影响及适宜机采的棉铃形态第71-8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1-73页
            1.1 试验设计第71-72页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72-73页
        2.结果与分析第73-77页
            2.1 脱叶催熟剂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第73-76页
            2.2 棉铃形态与铃期的定量关系第76-77页
        3 讨论第77-80页
            3.1 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对纤维品质的损伤第77-78页
            3.2 适宜脱叶催熟的棉铃形态估算第78-80页
        4 结论第80-81页
第五章 新疆棉花机械采收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第81-8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1-8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2-84页
        2.1 棉纤维长度的变化第82页
        2.2 棉纤维比强度的变化第82-83页
        2.3 棉纤维整齐度的变化第83页
        2.4 棉纤维马克隆值的变化第83页
        2.5 棉纤维短纤维率的变化第83-84页
        2.6 棉纤维纺纱一致性指数的变化第84页
    3 结论第84-86页
第六章 新疆棉区机采棉清理加工工序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第86-100页
    第一节 新疆棉区机采棉籽棉清理工序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第86-9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6-8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7-89页
            2.1 纤维品质的变化第87-88页
            2.2 籽棉清理工序对比强度的影响第88-89页
        3 讨论第89-92页
        4 结论第92-93页
    第二节 机采棉轧花前与皮棉清理后纤维品质的变化第93-10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3-9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4-97页
            2.1 纤维品质的变化第94-95页
            2.2 皮棉清理工序对纤维长度的影响第95-96页
            2.3 皮棉清理工序对短纤指数影响第96-97页
        3 讨论第97-99页
        4 结论第99-100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100-104页
    1 研究结论第100-101页
    2 创新点第101页
    3 研究展望第101-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7页
附录第117-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作者简介第126-129页
导师评阅表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机制研究
下一篇:生育前期揭除地膜对棉花生长发育及棉田生态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