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选题思路第8-32页
   ·绿色化学的产生和溶剂绿色化的研究进展第8-9页
     ·绿色化学与溶剂绿色化概念第8-9页
       ·绿色化学的定义第8页
       ·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第8页
       ·溶剂绿色化及研究内容第8-9页
   ·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的研究进展第9-19页
     ·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概述第9-10页
     ·碳亲核试剂进攻的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第10-12页
       ·有机金属试剂进攻的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第10-11页
       ·质子酸或Lewis酸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11页
       ·Lewis碱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11-12页
     ·氮亲核试剂进攻的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第12-13页
       ·质子酸或Lewis酸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12页
       ·金属化合物催化的不对称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12-13页
     ·氧亲核试剂进攻的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第13-14页
       ·质子酸或Lewis酸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13-14页
       ·碱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14页
       ·无催化剂条件下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14页
     ·卤素亲核试剂进攻的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第14-15页
     ·硫亲核试剂进攻的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第15-19页
       ·质子酸或Lewis酸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15页
       ·Lewis碱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15-17页
       ·无催化剂条件下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17-18页
       ·氮杂环丙烷的不对称开环反应第18-19页
   ·手性氮氧化合物催化的有机不对称反应的研究进展第19-31页
     ·手性氮氧化合物的概述第19-20页
     ·手性氮氧化合物催化的有机不对称反应第20-25页
       ·手性氮氧化合物催化的Aldol Reaction第20页
       ·手性氮氧化合物催化醛的不对称Allylation Reaction第20-23页
       ·醛,α,α-二烷氧基酮的不对称Cyanosilylation Reaction第23-24页
         ·醛的不对称Cyanosilylation Reaction第23页
         ·α,α-二烷氧基酮的不对称Cyanosilylation Reaction第23-24页
       ·酮亚胺的不对称Strecker Reaction第24-25页
       ·氧杂环丙烷的不对称Ring-Opening Reaction第25页
       ·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Epoxidation Reaction第25页
     ·手性氮氧化合物作为金属配体催化的有机不对称反应第25-31页
       ·酮和α-酮酯的不对称Allylation Reaction第25-26页
       ·不对称Cyanosilylation Reaction和Cyano-Ethoxycarbonylation Reaction第26-27页
         ·酮的不对称Cyanosilylation Reaction第26页
         ·醛的不对称Cyano-Ethoxycarbonylation Reaction第26-27页
       ·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第27页
       ·醛,我α-酮酯,醛亚胺,酮亚胺的不对称Henry Reaction第27-28页
       ·醛,醛亚胺的不对称Mannich-Type Reaction第28-29页
       ·Alkylation Reaction和N-Arylation Reaction第29-30页
       ·醛亚胺的不对称Aza-Diels-Alder Reaction第30页
       ·乙二醛衍生物的不对称Carbonyl-Ene Reaction第30页
       ·氧杂环丙烷的不对称Ring-Opening Reaction第30-31页
   ·选题思路第31-32页
第二章 水相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研究第32-38页
   ·前言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7页
     ·水相中氮杂环丙烷开环反应的条件选择第32-37页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第32-33页
       ·表面活性剂量对反应的影响第33-34页
       ·底物的拓展第34-37页
         ·硫酚的变化对反应的影响第34-35页
         ·三元氮杂环丙烷的对反影响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手性氮氧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不对称开环反应研究第38-45页
   ·前言第38页
   ·结果讨论第38-44页
     ·手性氮氧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第38-41页
       ·手性L-脯胺酸衍生的氮-氧化物1的合成第39页
       ·手性L-脯胺酸衍生的氮-氧化物2,3的合成第39-40页
       ·手性L-脯胺酸衍生的氮-氧化物4,5的合成第40页
       ·手性L-脯胺酸衍生的氮-氧化物6的合成第40-41页
     ·手性氮氧化合物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不对称开环反应的条件选择第41-44页
       ·催化剂的筛选第41-42页
       ·溶剂的筛选第42页
       ·底物氮杂环丙烷的拓展第42-43页
       ·底物亲核试剂的拓展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实验部分第45-57页
   ·仪器与试剂第45页
   ·水相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45-52页
     ·实验操作第45页
       ·氮杂环丙烷的合成第45页
       ·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45页
     ·部分开环产物表征(包含部分原料)第45-52页
   ·手性氮氧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不对称开环反应第52-57页
     ·实验操作第52-53页
       ·手性L-脯胺酸衍生的双氮-氧化物(1,2,3,4,5,6)的合成第52-53页
       ·手性氮氧化合物催化的氮杂环丙烷的不对称开环反应第53页
     ·部分化合物表征第53-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第63-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S和GIS的鄱阳湖天然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下一篇:新型含呫吨结构聚芳醚酮、聚芳醚砜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