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电能计量设备异常情况监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电能计量设备异常的研究第11-13页
        1.2.1 电能计量设备异常表现第11-12页
        1.2.2 电能计量设备异常原因第12-13页
    1.3 国内外异常电能计量设备查找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本文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第16-24页
    2.1 SOA系统架构技术第16-17页
        2.1.1 SOA组件模型第16页
        2.1.2 SOA组件模型在平台当中的应用第16-17页
    2.2 并行数据库技术第17-18页
    2.3 基于并行处理的多任务采集技术第18-19页
        2.3.1 并行处理技术原理第18-19页
        2.3.2 并行处理技术在平台当中的应用第19页
    2.4 基于虚拟化分区的海量信息处理技术第19-20页
    2.5 基于实时数据库的高速处理技术第20页
    2.6 基于多种模式的信息集成技术第20-21页
    2.7 数据挖掘技术第21-22页
    2.8 数据可视化技术第22-23页
    2.9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电能计量设备异常监测内容及方法第24-44页
    3.1 异常电能表查找第24-33页
        3.1.1 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的电能表计量异常监测算法第24-27页
        3.1.2 基于组合优化灰色预测的用户私接线异常监测算法第27-32页
        3.1.3 异常电能表查找的数据流走向第32-33页
    3.2 PT二次回路异常监测第33-36页
        3.2.1 布线方式第34页
        3.2.2 监测原理第34-35页
        3.2.3 多回路电压切换第35-36页
    3.3 CT二次回路异常监测第36-38页
        3.3.1 监测原理第36-37页
        3.3.2 多回路电流切换第37-38页
    3.4 其他异常监测处理第38-42页
        3.4.1 电表欠压失流告警第38-40页
        3.4.2 互感器异常告警第40页
        3.4.3 三相电压不平衡告警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电能计量设备异常监测系统结构设计第44-63页
    4.1 设计原则第44-46页
        4.1.1 系统设计原则第44-45页
        4.1.2 功能设计原则第45-46页
    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46-49页
        4.2.1 系统总体结构第46-48页
        4.2.2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第48-49页
        4.2.3 系统设计规范第49页
    4.3 信息采集系统及通信设计第49-56页
        4.3.1 信息采集系统结构第49-51页
        4.3.2 系统的通信协议第51-54页
        4.3.3 数据加密方式第54-56页
    4.4 并行数据库设计第56-58页
        4.4.1 Oracle并行数据库简介第56页
        4.4.2 数据库指标第56-57页
        4.4.3 数据库访问机制第57页
        4.4.4 数据库安全技术第57-58页
    4.5 异常监测处理设计第58-60页
        4.5.1 异常监测模块设计第58-60页
        4.5.2 异常诊断分析流程第60页
    4.6 其他功能模块的设计第60-61页
    4.7 系统的安全设计第61-62页
    4.8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电能计量设备异常监测系统的实现与测试第63-84页
    5.1 主界面实现第63-64页
        5.1.1 Sitemeh页面布局第63页
        5.1.2 DwrAjax开发支持第63-64页
    5.2 功能实现第64-74页
        5.2.1 总体功能第64-65页
        5.2.2 模块规划第65-66页
        5.2.3 功能实现第66-74页
    5.3 系统测试第74-78页
        5.3.1 测试环境第74-75页
        5.3.2 功能测试第75-78页
    5.4 案例分析第78-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北斗的编组站作业监控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相位解调方法研究及硬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