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4 可能的研究创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第19-27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1 环境金融 | 第19页 |
2.1.2 绿色信贷 | 第19页 |
2.1.3 经营绩效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绿色信贷的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2.2 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2.3 绿色信贷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 | 第23-25页 |
2.3.1 绿色信贷对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2 绿色信贷对上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3 绿色信贷对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3.1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7-31页 |
3.1.1 绿色信贷的制度建设 | 第27-28页 |
3.1.2 绿色信贷的产品情况 | 第28-29页 |
3.1.3 绿色信贷的成效 | 第29-31页 |
3.2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3.2.1 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建设多样化,缺乏统一 | 第31页 |
3.2.2 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偏小,动力不足 | 第31-32页 |
3.2.3 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品种偏少,产品创新力度不足 | 第32页 |
3.2.4 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缺乏强制性约束 | 第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绿色信贷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3-42页 |
4.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3-35页 |
4.1.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33页 |
4.1.2 变量选取 | 第33-35页 |
4.1.3 数据来源 | 第35页 |
4.1.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页 |
4.2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第35-41页 |
4.2.1 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4.2.2 模型设定 | 第36-37页 |
4.2.3 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42-47页 |
5.1 国内外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 | 第42-45页 |
5.1.1 美国花旗银行的绿色信贷实践 | 第42页 |
5.1.2 日本瑞穗银行的绿色信贷实践 | 第42-43页 |
5.1.3 中国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实践 | 第43-45页 |
5.2 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45-47页 |
5.2.1 尝试加入赤道原则 | 第45页 |
5.2.2 完善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 第45-46页 |
5.2.3 成立绿色信贷专职管理机构,培养专业人才 | 第46页 |
5.2.4 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4页 |
6.1 结论 | 第4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7-53页 |
6.2.1 银行自身管理微观层面的提高 | 第48-51页 |
6.2.2 政府宏观层面的政策保障与引导 | 第51-53页 |
6.3 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