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5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7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7-12页 | 
| 1.关于封面人物形象及选题标准的情况 | 第7-9页 | 
| 2.对于研究对象为封面女性形象的情况 | 第9-11页 | 
| 3.《人物》杂志的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四)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五)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 一、《人物》杂志总体变迁分析 | 第15-25页 | 
| (一)《人物》杂志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 (二)《人物》办刊理念变迁 | 第16-18页 | 
| (三)《人物》杂志报道特点变迁 | 第18-20页 | 
| 1.名人自传几乎消失 | 第19-20页 | 
| 2.新时代的《人物》报道更加迎合年轻的受众群 | 第20页 | 
| 3.信息爆炸舆论充盈的时代,杂志紧跟热点 | 第20页 | 
| (四)《人物》封面形式变迁 | 第20-25页 | 
| 1.封面设计变迁 | 第20-22页 | 
| 2.纸质和图片变迁 | 第22-23页 | 
| 3.封二封三和封底与广告 | 第23-25页 | 
| 二、《人物》杂志封面人物总体描述 | 第25-41页 | 
| (一)研究设计 | 第25-28页 | 
| 1.研究对象选取 | 第25页 | 
| 2.样本编码 | 第25-28页 | 
| (二)《人物》封面人物形象深描 | 第28-41页 | 
| 1.年龄多以中年和老年为主 | 第28-30页 | 
| 2.男性封面人物占据多数,女性多为精英人物形象 | 第30-33页 | 
| 3.杂志主攻国内市场,但不失对国外重要人物的报道 | 第33-37页 | 
| 4.汉族占据多数 | 第37页 | 
| 5.封面人物行业多样化,以文化界和娱乐界为主 | 第37-39页 | 
| 6.多为正面积极报道 | 第39-41页 | 
| 三、《人物》封面人物形象特征变迁及其形成原因 | 第41-53页 | 
| (一)性别、国籍和民族三类样本特征变化不明显 | 第41-44页 | 
| (二)封面人物由中老年向青年过渡,呈年轻化趋势 | 第44-46页 | 
| 1.近现代人物资源几近枯竭 | 第45页 | 
| 2.各领域涌现年轻人才、新精英 | 第45-46页 | 
| 3.当代青年思想新、观念新,更易形成话题 | 第46页 | 
| (三)从生产型偶像转变为消费型偶像 | 第46-50页 | 
| 1.明星偶像是杂志高销量王牌,粉丝是杂志购买的主力军 | 第48-49页 | 
| 2.政务信息来源多样化,杂志政界人物报道比例减少 | 第49-50页 | 
| 3.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增加了商界人士报道比例 | 第50页 | 
| (四)封面人物报道更倾向于客观叙事 | 第50-53页 | 
| 1.由向报道人物亲朋约稿逐渐转变为杂志记者实地采访 | 第51-52页 | 
| 2.杂志逐渐转向做一个客观叙事者,注重对故事的深度挖掘 | 第52-53页 | 
| 四、杂志封面人物选取及形象再现的建议 | 第53-55页 | 
| (一)增加对平凡但具有高度社会关注度的女性人物的报道比例 | 第53页 | 
| (二)杂志应为受众提供有建设性的偶像标本 | 第53页 | 
| (三)多平台联动,展示人物多面立体形象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