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48页 |
| 综述一 支架内再狭窄的西医研究进展 | 第12-33页 |
| 1. 支架内再狭窄的定义 | 第13页 |
| 2. 支架内再狭窄的分型 | 第13-14页 |
| 3. 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周期 | 第14页 |
| 4. 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 | 第14-16页 |
| 5. 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 | 第16-20页 |
| 6. 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 第20-22页 |
| 7. 支架内再狭窄的防治进展 | 第22-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33页 |
| 综述二 支架内再狭窄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第33-48页 |
| 1. 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病因病机 | 第33-36页 |
| 2. PCI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第36-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8-74页 |
| 前言 | 第48-49页 |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49-53页 |
| 1. 病例来源 | 第49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49-50页 |
| 3. 病例控制标准 | 第50-51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51-52页 |
| 5. 评价指标及观察时点 | 第52页 |
| 6. 安全性评价 | 第52页 |
| 7. 统计学处理 | 第52-53页 |
| 研究结果 | 第53-69页 |
| 1. 一般病史资料 | 第53-60页 |
| 2. 支架内再狭窄 | 第60-62页 |
| 3.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第62-65页 |
| 4. 再狭窄及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多因素分析 | 第65-66页 |
| 5. 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第66-67页 |
| 6. 心绞痛症状积分 | 第67-68页 |
| 7.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 | 第68-69页 |
| 讨论 | 第69-74页 |
| 1. 冠心病PC术后再狭窄机制及其防治 | 第69-70页 |
| 2. 凉血生肌法防治再狭窄的思路 | 第70页 |
| 3. 研究方法较科学和先进 | 第70-71页 |
| 4. 益气凉血生肌颗粒对PCI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 第71-72页 |
| 5. 危险因素的估计 | 第72页 |
| 6. 对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的影响 | 第72页 |
| 7. 对心绞痛症状积分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的影响 | 第72-73页 |
| 8. 小结 | 第73页 |
| 9.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 附录 | 第75-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个人简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