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不锈钢车体概述 | 第9-10页 |
1.3 06Cr19Ni10不锈钢概述 | 第10-12页 |
1.3.1 06Cr19Ni10不锈钢简介 | 第10页 |
1.3.2 06Cr19Ni10不锈钢焊接性分析 | 第10-12页 |
1.3.3 06Cr19Ni10的焊接规范和工艺措施 | 第12页 |
1.4 冷金属过渡焊(CMT)概述 | 第12-16页 |
1.4.1 CMT技术原理 | 第12-14页 |
1.4.2 CMT焊技术优点 | 第14-15页 |
1.4.3 CMT焊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 第15-16页 |
1.5 微束等离子弧焊概述 | 第16-18页 |
1.5.1 微束等离子弧焊简介 | 第16-18页 |
1.5.2 微束等离子弧焊优点 | 第18页 |
1.5.3 微束等离子弧焊的应用和前景 | 第18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0-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5页 |
2.2.1 焊接工艺试验 | 第21-22页 |
2.2.2 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测 | 第22页 |
2.2.3 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 | 第22-23页 |
2.2.4 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 | 第23页 |
2.2.5 金相组织分析 | 第23页 |
2.2.6 拉伸试验 | 第23-24页 |
2.2.7 弯曲试验 | 第24页 |
2.2.8 显微硬度试验 | 第24-25页 |
2.2.9 脉动拉伸疲劳试验 | 第25页 |
2.2.10 断口形貌分析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55页 |
3.1 金相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3.1.1 母材的显微组织 | 第26页 |
3.1.2 对接接头显微组织 | 第26-29页 |
3.2 拉伸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3.3 弯曲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3.4 显微硬度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3.5 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 | 第33-54页 |
3.5.1 对接接头(保留余高)的疲劳性能 | 第33-43页 |
3.5.2 搭接接头的疲劳性能 | 第4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