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第13页 |
1.1.1 当前我国生活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 第13页 |
1.1.2 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现状 | 第13页 |
1.2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来源及特点 | 第13-16页 |
1.2.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 第13-14页 |
1.2.2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 第14页 |
1.2.3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 第14-16页 |
1.3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及排放标准 | 第16-17页 |
1.3.1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 第16页 |
1.3.2 垃圾渗滤液的排放标准 | 第16-17页 |
1.4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第17-23页 |
1.4.1 垃圾渗滤液好氧生物处理法 | 第17-18页 |
1.4.2 垃圾渗滤液厌氧生物处理法 | 第18-19页 |
1.4.3 垃圾渗滤液的回灌处理 | 第19-20页 |
1.4.4 垃圾渗滤液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 第20-23页 |
1.5 垃圾渗滤液处理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26-28页 |
2.1.1 生活垃圾加速降解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2.1.2 垃圾渗滤液催化氧化实验装置 | 第27-28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8-31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9-31页 |
2.2.3 实验指标检测标准 | 第31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31-36页 |
2.3.1 生活垃圾加速降解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2.3.2 垃圾渗滤液催化氧化实验方法 | 第32-36页 |
第3章 生活垃圾加速降解影响因素实验 | 第36-45页 |
3.1 营养物质添加对生活垃圾降解速率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 厌氧填埋生活垃圾最佳填埋控制参数 | 第39-43页 |
3.2.1 厌氧填埋生活垃圾降解最佳含水率 | 第39-41页 |
3.2.2 厌氧填埋生活垃圾降解最佳压实密度 | 第41-42页 |
3.2.3 厌氧填埋生活垃圾降解最佳温度 | 第42-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垃圾渗滤液催化氧化处理实验 | 第45-53页 |
4.1 催化剂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 第45-47页 |
4.1.1 催化剂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1.2 催化剂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氨氮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 催化剂反应时间对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 第47-50页 |
4.2.1 催化剂反应时间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2 催化剂反应时间对垃圾渗滤液氨氮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催化剂对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氧化亚铜氧化石墨烯复合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53-60页 |
5.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与分析 | 第53-56页 |
5.2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 | 第56-57页 |
5.3 EDS表征与分析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