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珠三角某地方政府城市规划实施行为选择研究--基于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9页
        1.1.1 城市规划的认识第14-15页
        1.1.2 城市规划的研究趋势第15页
        1.1.3 城市规划实践问题第15-19页
    1.2 研究对象的确立第19-20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第20页
        1.3.1 研究目的第20页
        1.3.2 研究意义第20页
    1.4 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第20-26页
        1.4.1 规划实施的相关研究第21-23页
        1.4.2 政府行为选择的相关研究第23-26页
        1.4.3 制度逻辑理论及研究现状第26页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6-29页
        1.5.1 研究思路第26-27页
        1.5.2 研究方法第27-29页
第二章 企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规划实施框架第29-45页
    2.1 城市规划实施流程第29-33页
        2.1.1 城市规划实施分类第29-30页
        2.1.2 城市规划实施流程第30-31页
        2.1.3 规划需求、编制、反馈与规划实施的相互作用第31-33页
    2.2 规划实施合作模式与分类第33-35页
        2.2.1 政府主导模式第33页
        2.2.2 企业主导模式第33-34页
        2.2.3 政企合作模式(PPP模式)第34-35页
    2.3 城市综合开发商——规划实施的参与者第35-37页
        2.3.1 什么是城市综合开发第35-37页
        2.3.2 城市综合开发商参与规划实施的优势第37页
    2.4 企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规划实施方式第37-41页
        2.4.1 地方政府规划实施主要工作第38-39页
        2.4.2 规划实施管理模式的选择第39-40页
        2.4.3 地方政府规划实施决策第40-41页
    2.5 企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规划实施困境第41-45页
        2.5.1 地方政府规划实施压力第41-42页
        2.5.2 规划实施的权责问题第42页
        2.5.3 规划编制的局限性第42-43页
        2.5.4 规划审批调整流程过长第43-44页
        2.5.5 规划实施延续性不足第44-45页
第三章 基于政府行为研究的制度逻辑分析框架第45-60页
    3.1 制度逻辑:政府行为分析理论第45-47页
        3.1.1 制度逻辑相关概念第45-46页
        3.1.2 制度逻辑对政府行为的分析框架第46-47页
    3.2 逻辑场域:制度逻辑的行塑方式第47-53页
        3.2.1 逻辑场域的分类第47页
        3.2.2 国家逻辑:国家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第47-48页
        3.2.3 市场逻辑:市场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第48-50页
        3.2.4 社会逻辑:公众利益与社会关系形态下的价值取向第50-51页
        3.2.5 官僚逻辑:官僚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第51-53页
    3.3 制度环境:逻辑场域力量演变的缘由第53-56页
        3.3.1 不同制度环境下国家逻辑力量的演变第53-54页
        3.3.2 不同制度环境下市场逻辑力量的演变第54页
        3.3.3 不同制度环境下社会逻辑力量的演变第54-55页
        3.3.4 不同制度环境下官僚逻辑力量的演变第55页
        3.3.5 当前制度环境下逻辑场域力量的对比第55-56页
    3.4 作用领域:逻辑场域对政府行为的行塑领域第56-60页
        3.4.1 逻辑场域在经济发展领域的行塑第57页
        3.4.2 逻辑场域在社会秩序领域的行塑第57-58页
        3.4.3 逻辑场域在社会福利领域的行塑第58-60页
第四章 以珠三角某市D新城为例地方政府城市规划实施行为选择研究第60-100页
    4.1 项目背景:政府行为选择的背景第60-65页
        4.1.1 合作背景第60-61页
        4.1.2 项目背景第61-65页
    4.2 地方政府规划实施工作梳理第65-68页
        4.2.1 选定合作开发模式第65页
        4.2.2 稳定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65-66页
        4.2.3 明确主责部门第66-67页
        4.2.4 协商推进各项实施计划第67页
        4.2.5 动态平衡各方利益第67-68页
        4.2.6 规划实施的监督反馈第68页
    4.3 城市综合开发商视角下地方政府规划实施行为选择第68-80页
        4.3.1 n道路升级改造项目的计划与规划实施选择第69-71页
        4.3.2 中轴线改造升级项目的计划与规划实施选择第71-75页
        4.3.3 d道路改造项目的计划与规划实施选择第75-76页
        4.3.4 w国道景观改造项目的计划与规划实施选择第76-78页
        4.3.5 D新城土地一级开发的计划与实施第78-80页
    4.4 地方政府城市规划实施行为选择研究第80-95页
        4.4.1 合法合规的考虑——政府抉择首要考虑因素第80-83页
        4.4.2 项目推进的考虑——以中轴线项目临时建筑处理为例第83-88页
        4.4.3 利益平衡的考虑——不同立场下的行为导向差异第88-92页
        4.4.4 资金调配的考虑——以市政项目资金调配为例第92-95页
    4.5 项目困境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第95-100页
        4.5.1 项目困境分析第95-97页
        4.5.2 实践经验总结第97-100页
第五章 结语第100-103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100-101页
    5.2 实践意义第101页
    5.3 存在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9页
附录:调研访谈第109-11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附件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南方乡村民宿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人口密集城市区级消火栓智能安全管理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