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共享单车的融资属性及风险监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3-14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4-15页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5页
    1.6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共享单车的融资属性第16-31页
    2.1 融资属性简介第16页
    2.2 共享单车融资属性简介第16-17页
    2.3 共享单车融资属性的由来第17-21页
        2.3.1 共享单车运营模式第17-18页
        2.3.2 押金及其法律性质第18-19页
        2.3.3 共享单车押金的法律性质第19-20页
        2.3.4 由法律性质到融资属性第20-21页
    2.4 共享单车押金模式加剧融资属性第21-30页
        2.4.1 传统经营性租赁中的押金第22-23页
        2.4.2 共享单车押金模式简介第23-24页
        2.4.3 共享单车押金模式的变异第24-27页
        2.4.4 押金模式变异加剧融资属性第27-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共享单车的金融风险第31-43页
    3.1 动产质押属性下的风险第31-38页
        3.1.1 资金池风险第31-32页
        3.1.2 合规风险第32-38页
            3.1.2.1 盈利能力分析第33-35页
            3.1.2.2 压力测试第35-37页
            3.1.2.3 融资状况分析第37-38页
            3.1.2.4 事实论证第38页
    3.2 让与担保属性下的风险第38-40页
        3.2.1 信用风险第39-40页
        3.2.2 投资风险第40页
    3.3 租赁模式的风险第40-42页
        3.3.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第40-41页
        3.3.2 集资诈骗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共享单车的金融监管第43-57页
    4.1 金融监管的基本问题第43-47页
        4.1.1 定义及必要性第43-44页
        4.1.2 什么是好的金融监管第44-46页
        4.1.3 对我国“好的金融监管”的探讨第46-47页
    4.2 共享单车金融监管的若干问题第47-48页
        4.2.1 共享单车未被纳入金融监管的原因第47页
        4.2.2 共享单车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第47-48页
    4.3 共享单车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第48-56页
        4.3.1 监管理念:审慎+包容第48-49页
        4.3.2 监管目标:保护用户利益第49页
        4.3.3 监管客体:押金+经营+内控第49页
        4.3.4 监管主体:地方金融工作办公室第49-50页
        4.3.5 监管规则:风险性监管为核心第50-56页
            4.3.5.1 完善规范的押金协议第51-53页
            4.3.5.2 押金监管配套制度第53-54页
            4.3.5.3 押金安全保障制度第54-55页
            4.3.5.4 对押金进行立法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件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户融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齐陵镇四个旅游村农户的实地调查
下一篇:FD电子商务园供应链金融模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