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基本概念阐述 | 第15-16页 |
1. 公共文化服务 | 第15页 |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15-16页 |
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16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17页 |
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17页 |
3.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 | 第17-18页 |
二、乌兰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第18-23页 |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结构 | 第18-19页 |
1. 调查地点介绍 | 第18页 |
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8页 |
3. 调查样本结构 | 第18-19页 |
(二)乌兰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成效 | 第19-23页 |
1. 文化政策出台情况 | 第19-20页 |
2. 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 第20-21页 |
3. 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 第21-23页 |
三、乌兰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 第23-35页 |
(一)供给主体结构不合理 | 第23-25页 |
1. 供给主体单一 | 第23-24页 |
2. 社会组织参与乏力 | 第24-25页 |
(二)供给内容结构不合理 | 第25-27页 |
1. 供给总量不足 | 第25-26页 |
2. 供给内容同质化 | 第26页 |
3. 高端供给不足,中低端供给过剩 | 第26-27页 |
(三)供给方式不合理 | 第27-29页 |
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第27-28页 |
2. 供给方式单调,缺乏创新 | 第28-29页 |
(四)供给要素投入不合理 | 第29-35页 |
1. 资本要素投入不足 | 第29-32页 |
2. 人才要素供给不足 | 第32-35页 |
四、乌兰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存在结构性问题的原因 | 第35-41页 |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完全到位 | 第35-36页 |
1. 职能缺位 | 第35页 |
2. 职能越位 | 第35-36页 |
3. 职能错位 | 第36页 |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 第36-37页 |
1. 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突出 | 第36页 |
2. 城乡非均等化问题显著 | 第36-37页 |
(三)财政体制不健全 | 第37-39页 |
1. 财政分配制度不合理 | 第37-38页 |
2. 转移支付的制度障碍 | 第38-39页 |
(四)供给机制的缺失 | 第39-41页 |
1. 需求表达机制的不畅通 | 第39页 |
2. 绩效评估机制的不健全 | 第39-41页 |
五、推动乌兰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41-48页 |
(一)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供给主体结构 | 第41-43页 |
1. 明确政府的主导功能 | 第41-42页 |
2. 塑造多元供给主体参与关系 | 第42-43页 |
(二)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 第43页 |
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第43页 |
2.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43页 |
(三)创新供给内容 | 第43-45页 |
1. 弘扬特色民族文化,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 第44-45页 |
2. 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 第45页 |
(四)转变供给方式 | 第45-46页 |
1. 基于“服务逻辑”优化线下供给 | 第45-46页 |
2. 依托“互联网+”开发线上供给 | 第46页 |
(五)健全供给机制 | 第46-48页 |
1. 建立完善的需求表达机制 | 第46-47页 |
2. 实行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