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MoS2掺杂的光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说明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光催化技术发展背景第16-17页
    1.2 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7-18页
    1.3 光催化材料第18-20页
        1.3.1 能带结构与光谱响应范围第18-19页
        1.3.2 晶体尺寸第19页
        1.3.3 晶相、晶体缺陷与晶面暴露第19-20页
    1.4 光催化剂的改性第20-22页
        1.4.1 贵金属负载第20-21页
        1.4.2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掺杂第21-22页
        1.4.3 半导体结合第22页
    1.5 二硫化钼第22-25页
        1.5.1 二硫化钼的基本性质第22-23页
        1.5.2 二硫化钼光催化剂的制备研究第23-24页
        1.5.3 二硫化钼和硫化镉的复合第24-25页
    1.6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高温液相法制备MoS_2-CdS光催化剂的尝试第26-36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30页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7-28页
        2.2.2 高温液相法制备MoS_2-CdS光催化剂第28-29页
        2.2.3 光催化制氢活性评价第29-30页
        2.2.4 主要表征手段第30页
    2.3 高温液相条件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第30-34页
        2.3.1 不同溶剂的影响第30-33页
        2.3.2 钼投料量的影响第33-34页
        2.3.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4页
        2.3.4 牺牲剂的选用第34页
    2.4 对制备方案的反思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两步水热法制备MoS_2-CdS光催化剂第36-58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7页
        3.2.2 两步水热法制备MoS_2-CdS光催化剂第37-38页
        3.2.3 光催化制氢活性评价第38页
        3.2.4 主要表征手段第38-39页
    3.3 表征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3.3.1 XRD第39-40页
        3.3.2 SEM第40-41页
        3.3.3 HRTEM第41页
        3.3.4 UV-vis第41-43页
    3.4 反应条件的影响第43-56页
        3.4.1 反应条件对硫化镉制备过程的影响第43-50页
        3.4.2 反应条件对二硫化钼负载过程的影响第50-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新型光催化剂MoS_2-CdS/Zn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58-74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60页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59页
        4.2.2 MoS_2-CdS/ZnS光催化剂的制备第59-60页
        4.2.3 光催化制氢活性评价第60页
    4.3. 表征结果与讨论第60-65页
        4.3.1 XRD第60-61页
        4.3.2 SEM第61-62页
        4.3.3 HRTEM第62-64页
        4.3.4 UV-vis第64-65页
    4.4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65-72页
        4.4.1 钼锌镉三者掺杂的意义第65-66页
        4.4.2 锌镉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66-68页
        4.4.3 Mo投料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68-69页
        4.4.4 KOH的引入对催化剂的影响第69-70页
        4.4.5 共沉淀法中引入水热反应的意义第70-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致谢第84-8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8-89页
附件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AN/PEO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