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铸造论文--有色金属铸造论文--轻金属铸造论文

超声场对高强铝合金凝固过程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目录第9-11页
1 绪论第11-31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2 铝合金铸造技术与原理第13-19页
        1.2.1 铝合金分类及铸造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2 铝合金凝固原理与组织控制第16-19页
    1.3 超声波处理金属熔体技术第19-27页
        1.3.1 超声波处理熔体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2 超声波在金属熔体中的传播特征第21-24页
        1.3.3 超声波在熔体中传播时产生的现象第24-26页
        1.3.4 超声波对熔体凝固过程的作用效果与机理第26-27页
    1.4 关键问题与挑战第27-28页
    1.5 论文课题来源、研究内容与目标第28-31页
        1.5.1 论文的课题来源第28-29页
        1.5.2 研究内容与目标第29-31页
2 超声场对铝合金模铸铸锭凝固过程的影响第31-54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1-33页
        2.2.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2.2.2 实验设备第32-33页
    2.3 铝合金熔体传热分析实验第33-38页
        2.3.1 超声辐射杆对铝合金熔体传热的影响第34-37页
        2.3.2 施加超声场对铝合金熔体传热的影响第37-38页
    2.4 铝合金熔体凝固成形实验第38-52页
        2.4.1 超声辐射杆对铝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第40-45页
        2.4.2 分温度区段超声处理对铝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第45-46页
        2.4.3 施加超声场对异质活化与形核的影响第46-49页
        2.4.4 不同功率超声对铝合金凝固组织与成分偏析的影响第49-52页
    2.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3 超声场对铝合金凝固过程的作用机理第54-79页
    3.1 引言第54页
    3.2 超声空化对铝合金凝固过程的作用机理第54-61页
    3.3 晶体谐振对铝合金凝固过程的作用机理第61-70页
    3.4 超声声流对铝合金凝固过程的作用机理第70-72页
    3.5 超声作用下铝合金熔体的凝固理论模型第72-78页
        3.5.1 熔体形核模型第72-76页
        3.5.2 晶体生长模型第76-78页
    3.6 本章小结第78-79页
4 超声场对铝合金半连铸铸锭凝固过程的影响第79-102页
    4.1 引言第79页
    4.2 铝合金圆锭超声波半连铸第79-85页
        4.2.1 实验程序与研究方案第79-81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81-85页
    4.3 铝合金扁锭超声波半连铸第85-100页
        4.3.1 实验程序与研究方案第85-87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87-100页
    4.4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5 铝合金半连铸多源超声作用多场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第102-115页
    5.0 引言第102页
    5.1 建立模型与划分网格第102-103页
    5.2 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第103-108页
        5.2.1 计算方程第103-106页
        5.2.2 物理场耦合添加源项第106-107页
        5.2.3 边界条件设置与求解第107-108页
    5.3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08-114页
        5.3.1 声场分布特征第108-109页
        5.3.2 流场分布特征第109-111页
        5.3.3 温度场分布特征第111-113页
        5.3.4 验证与讨论第113-114页
    5.4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15-118页
    6.1 研究总结第115-116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16-117页
    6.3 研究展望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27-130页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7页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7-129页
    三、申请的发明专利第129页
    四、获得的荣誉奖励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压干法GMAW电弧行为及熔滴过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