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范围限定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地理区域范围限定 | 第15-16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6.1 文献资料整理归纳法 | 第16-17页 |
1.6.2 实地调研法 | 第17页 |
1.6.3 分析比较法 | 第17-18页 |
1.7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2.环山路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35页 |
2.1 环山路景观相关概念 | 第19-23页 |
2.1.1 景观及景观设计 | 第19页 |
2.1.2 风景道 | 第19-21页 |
2.1.3 绿道 | 第21-22页 |
2.1.4 道路景观 | 第22-23页 |
2.2 环山路沿线动静态景观空间的构成研究 | 第23-29页 |
2.2.1 环山路动态景观空间的构成 | 第24-28页 |
2.2.2 环山路静态景观空间的构成 | 第28-29页 |
2.3 环山路沿线景观构成要素及个性化道路景观分析 | 第29-35页 |
2.3.1 环山路沿线景观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29-32页 |
2.3.2 环山路沿线景观的个性化设计分析 | 第32-35页 |
3.道路沿线景观案例分析 | 第35-55页 |
3.1 武汉东湖绿道景观分析 | 第35-39页 |
3.1.1 武汉东湖绿道建设意义 | 第35页 |
3.1.2 武汉东湖绿道建设原则 | 第35-36页 |
3.1.3 武汉东湖绿道建设 | 第36-38页 |
3.1.4 武汉东湖绿道景观建设启示 | 第38-39页 |
3.2 泰安市泰山环山路沿线景观分析 | 第39-45页 |
3.2.1 美观性分析 | 第39-43页 |
3.2.2 实用性分析 | 第43-44页 |
3.2.3 文化性分析 | 第44页 |
3.2.4 生态性分析 | 第44-45页 |
3.3 秦岭北麓环山路示范段沿线景观分析 | 第45-55页 |
3.3.1 汽车车行景观空间分析 | 第46-47页 |
3.3.2 自行车骑行与步行景观空间分析 | 第47-55页 |
4.西安市长安区环山路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 第55-63页 |
4.1 西安市长安区环山路景观提升建设的必要性 | 第55-56页 |
4.2 西安市长安区环山路景观提升建设的价值研究 | 第56-57页 |
4.2.1 西安市长安区环山路景观实用价值 | 第56页 |
4.2.2 西安市长安区环山路景观审美价值 | 第56-57页 |
4.2.3 西安市长安区环山路景观生态价值 | 第57页 |
4.3 西安市长安区环山路沿线景观提升设计思路及方法研究 | 第57-63页 |
4.3.1 西安市长安区环山路景观提升设计原则 | 第57-58页 |
4.3.2 西安市长安区环山路景观提升设计构思 | 第58-59页 |
4.3.3 西安市长安区环山路景观提升设计手法 | 第59-63页 |
5.长安区子午大道至祥峪乡段环山路景观现状及提升设计应用研究 | 第63-101页 |
5.1 子午大道至祥峪乡段环山路沿线景观现状分析 | 第63-74页 |
5.1.1 研究段环山路道路内景观现状分析 | 第64-70页 |
5.1.2 研究段环山路沿线景观现状分析 | 第70-73页 |
5.1.3 研究段环山路道路内及沿线景观提升建议 | 第73-74页 |
5.2 子午大道至祥峪乡段环山路提升设计应用 | 第74-101页 |
5.2.1 研究段概况分析 | 第74-76页 |
5.2.2 研究段景观提升设计目标 | 第76页 |
5.2.3 研究段提升设计理念 | 第76页 |
5.2.4 研究段景观提升设计应用 | 第76-101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6.1 结论 | 第101-103页 |
6.1.1 步行、骑行和车行动静态景观空间的营造总结 | 第101-102页 |
6.1.2 道路景观的个性化设计总结 | 第102页 |
6.1.3 长安区环山路景观提升的设计构思及手法总结 | 第102页 |
6.1.4 研究段沿线景观设计总结 | 第102-103页 |
6.2 展望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第109-115页 |
附录二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