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导论 | 第10-20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9-20页 |
一、不同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功能的理论分析 | 第20-23页 |
(一) 现收现付制的再分配 | 第20-21页 |
(二) 基金积累制的再分配 | 第21-23页 |
二、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衡量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23-31页 |
(一) 再分配的衡量指标 | 第23-25页 |
1、再分配的广度指标 | 第23-24页 |
2、再分配的深度指标 | 第24页 |
3、再分配的效应指标 | 第24-25页 |
(二)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的分析思路与数据来源 | 第25-31页 |
1、再分配广度指标的分析思路与数据来源 | 第26页 |
2、再分配深度指标的分析思路与数据来源 | 第26页 |
3、再分配效应指标的测算公式与数据来源 | 第26-31页 |
三、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分析 | 第31-42页 |
(一) 再分配的广度指标分析 | 第31-34页 |
1、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指标数据 | 第31-33页 |
2、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规模指标的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二) 再分配的深度指标分析 | 第34-37页 |
(三) 再分配的效应指标分析 | 第37-42页 |
1、净转移支付额与内部收益率的测算 | 第38-40页 |
2、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再分配产生影响的洛伦兹曲线图 | 第40-42页 |
四、结论与建议 | 第42-50页 |
(一) 结论 | 第42页 |
(二) 建议 | 第42-50页 |
1、继续扩大覆盖面,努力将个体工作者与灵活就业者纳入到制度中来 | 第42-44页 |
2、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壮大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努力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 第44-48页 |
3、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发挥再分配功能提供稳定的制度基础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