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5页 |
1.1.1 城市小学上下学入.门前拥堵 | 第10-11页 |
1.1.2 城市小学入.空间规划不合理 | 第11-12页 |
1.1.3 私家车极速增加,停车建设规划被忽略 | 第12-14页 |
1.1.4 基于人主体地位提高而提出的人性化需求 | 第14-15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5页 |
1.4.1 小学校园选址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1.4.2 入.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20页 |
1.4.3 校园流线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21页 |
1.4.4 停车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1.4.5 人性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3-25页 |
1.5 课题研究的框架 | 第25-26页 |
2 城市普通小学交通规划设计形态特征 | 第26-36页 |
2.1 城市普通小学的定义 | 第26-27页 |
2.1.1 从区域位置上分类 | 第26页 |
2.1.2 从性质上分类 | 第26-27页 |
2.2 城市普通小学入.空间概念 | 第27-33页 |
2.2.1 入.空间分区组成要素 | 第27-28页 |
2.2.2 入.区域和城市道路的关系 | 第28-30页 |
2.2.3 入.空间的功能解析 | 第30-32页 |
2.2.4 小学校园入.的行为构成 | 第32-33页 |
2.3 校园停车空间及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 | 第33-35页 |
2.3.1 小学停车空间的合理利用与规划 | 第33-34页 |
2.3.2 小学地下空间利用研究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关于国内外城市普通小学现状调研 | 第36-64页 |
3.1 调研简介 | 第36-40页 |
3.1.1 调研对象的选定 | 第36-37页 |
3.1.2 调研的目的 | 第37-38页 |
3.1.3 调研方法 | 第38-39页 |
3.1.4 调研内容 | 第39-40页 |
3.2 西安城市普通小学现状调研 | 第40-49页 |
3.2.1 西安小学 | 第40-44页 |
3.2.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 第44-47页 |
3.2.3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 | 第47-49页 |
3.3 天津城市普通小学现状调研 | 第49-53页 |
3.3.1 天津市实验小学 | 第49-51页 |
3.3.2 天津滨海欣嘉园小学 | 第51-53页 |
3.4 新加坡城市普通小学现状调研 | 第53-57页 |
3.4.1 新加坡立化小学 | 第54-55页 |
3.4.2 新加坡彰德小学 | 第55-57页 |
3.5 调研的相关问卷调查 | 第57-62页 |
3.5.1 关于上下学出行特征的相关问卷调查 | 第57-59页 |
3.5.2 关于校园入.的相关问卷调查 | 第59-60页 |
3.5.3 关于校园停车的相关问卷调查 | 第60-61页 |
3.5.4 关于校园相关设施规划的相关问卷调查 | 第61-6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4 城市普通小学交通规划现状的相关统计和存在问题 | 第64-80页 |
4.1 高密度下的城市普通小学相关调查研究 | 第64页 |
4.2 上下学行为特征的相关统计 | 第64-68页 |
4.2.1 上下学接送现象的特点 | 第64-67页 |
4.2.2 接送方式 | 第67-68页 |
4.2.3 接送率 | 第68页 |
4.2.4 接送现象存在的问题 | 第68页 |
4.3 城市普通小学入.空间普遍现状及问题 | 第68-75页 |
4.3.1 入.空间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关系 | 第69-73页 |
4.3.2 入.门前区规划 | 第73-74页 |
4.3.3 入.空间人性化程度 | 第74-75页 |
4.3.4 小学入.空间现状问题 | 第75页 |
4.4 校园停车空间现状及问题 | 第75-79页 |
4.4.1 校园停车制度 | 第76-77页 |
4.4.2 校园地下空间停车现状 | 第77页 |
4.4.3 停车要素调查 | 第77-78页 |
4.4.4 校园停车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78-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5 基于实践解决问题的总结——以高新第一小学规划为例 | 第80-100页 |
5.1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校园规划设计 | 第80-82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80-81页 |
5.1.2 建筑设计 | 第81-82页 |
5.2 校园交通规划涉及的相关设计 | 第82-89页 |
5.2.1 入.空间规划 | 第83-84页 |
5.2.2 校园空间流线规划 | 第84-87页 |
5.2.3 停车空间规划 | 第87-88页 |
5.2.4 相关人性化设计 | 第88-89页 |
5.3 以高新一小设计提出的交通规划相关设计总结 | 第89-96页 |
5.3.1 入.空间设计方法 | 第89-92页 |
5.3.2 校园内部空间流线规划 | 第92-93页 |
5.3.3 车辆停放问题的建议 | 第93-94页 |
5.3.4 人性化设计总结 | 第94-96页 |
5.4 城市普通小学交通设计思路及方法的探索 | 第96-98页 |
5.4.1 高新第一小学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实地调研 | 第96-97页 |
5.4.2 西安高新一小规划设计的过程体会 | 第97-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6.结语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图录 | 第108-112页 |
表录 | 第112-114页 |
作者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4-116页 |
附录A | 第116-118页 |
附录B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