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碱金属(ⅠA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钽酸锂热释电材料及单元结构仿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太赫兹波及其特点第10-11页
    1.2 太赫兹探测器第11-14页
    1.3 薄膜的制备方法第14-16页
        1.3.1 溅射法第14页
        1.3.2 蒸发沉积法第14页
        1.3.3 脉冲激光沉积法第14-15页
        1.3.4 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法第15页
        1.3.5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第15页
        1.3.6 溶胶凝胶法第15-16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太赫兹热释电薄膜探测器件设计第18-32页
    2.1 热释电材料选择第19-21页
    2.2 薄膜制备方法的比较与选择第21-22页
    2.3 热释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第22-24页
    2.4 热释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第24-31页
        2.4.1 热释电响应第24-28页
        2.4.2 热释电探测器的噪声第28-30页
        2.4.3 热释电探测器的探测度和噪声等效温差第30页
        2.4.4 热释电材料优值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LiTaO_3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32-52页
    3.1 实验材料的选择及所用仪器第32-33页
    3.2 LiTaO_3薄膜的制备第33-37页
        3.2.1 LiTaO_3胶体的制备第33-34页
        3.2.2 衬底及下电极的制备第34-36页
        3.2.3 薄膜的制备第36-37页
        3.2.4 LiTaO_3薄膜的测试第37页
    3.3 测试实验结果的分析及讨论第37-51页
        3.3.1 LiTaO_3薄膜形貌分析第37-39页
        3.3.2 不同衬底材料对薄膜结晶的影响第39-40页
        3.3.3 退火温度对LiTaO_3薄膜结晶的影响第40-42页
        3.3.4 退火气氛对LiTaO_3薄膜性能的影响第42-43页
        3.3.5 不同电极对LiTaO_3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第43-45页
        3.3.6 不同电极对LiTaO_3薄膜铁电及漏电性能的影响第45-49页
        3.3.7 不同电极对LiTaO_3薄膜的热释电系数的影响第49-51页
    3.4 本章总结第51-52页
第四章 LiTaO_3薄膜热释电探测性能仿真第52-67页
    4.1 LiTaO_3薄膜太赫兹热释电探测器模型的设计第52-54页
    4.2 探测器吸收层的设计第54-58页
    4.3 基于LiTaO_3薄膜热释电探测器的动态热学分析第58-61页
    4.4 基于LiTaO_3薄膜热释电探测器的静态力学分析第61-66页
    4.5 仿真结果分析第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5.1 全文总结第67页
    5.2 展望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噻吩基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超电容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