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

大、介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对汽柴油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1.1 燃料脱硫的必要性第9页
    1.2 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主要分布第9-10页
    1.3 含硫化合物造成的主要危害第10页
    1.4 含硫量分析方法第10-13页
        1.4.1 微库仑法第10-12页
        1.4.2 色谱法第12-13页
    1.5 燃料油的脱硫工艺及其进展第13-23页
        1.5.1 加氢脱硫(HDS)第13-16页
        1.5.2 氧化脱硫(ODS)第16页
        1.5.3 萃取脱硫第16-17页
        1.5.4 生物脱硫(BDS)第17-18页
        1.5.5 络合脱硫第18-19页
        1.5.6 吸附脱硫第19-23页
    1.6 本论文主要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4-32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1.1 实验试剂第24页
        2.1.2 试验主要仪器第24-25页
    2.2 实验所用试剂配制第25页
        2.2.1 有机硫标准溶液的配置第25页
        2.2.2 滴定池中电解液的配制第25页
    2.3 库伦仪测定含硫量的原理第25-26页
    2.4 用微机硫氯分析仪测定硫含量的装置图第26-27页
    2.5 测定硫含量的操作步骤第27页
    2.6 吸附脱硫剂的表征第27-29页
        2.6.1 BET 表征第27-28页
        2.6.2 XRD第28-29页
        2.6.3 FT-IR第29页
        2.6.4 ICP第29页
        2.6.5 SEM第29页
        2.6.6 H2-TPR第29页
    2.7 活性测试第29-32页
        2.7.1 釜式吸附反应实验部分第29-30页
        2.7.2 固定床反应器吸附反应实验操作及装置第30-32页
第三章 SBA-15 系列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和脱硫结果第32-45页
    3.1 吸附剂的合成第32-33页
        3.1.1 Al-SBA-15 的制备第32-33页
        3.1.2 Ni-Al-SBA-15 的制备第33页
    3.2 吸附剂的表征第33-39页
        3.2.1 XRD 表征第33-34页
        3.2.2 BET 表征第34-36页
        3.2.3 FT-IR 表征第36-39页
    3.3 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吸附剂的组成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39-41页
    3.4 不同镍含量的影响第41页
    3.5 20%Ni-AlSBA-15(30)吸附剂硫化—再生循环性能测试第41-42页
    3.6 不同含硫化合物在 20%Ni-AlSBA-15(30)吸附剂上的吸附性能测试第42-44页
    3.7 不同初始含硫量对吸附剂硫容的影响第44-45页
第四章 TiO_2和 Fe_1Mn_4O_x的表征和模拟柴油脱硫性能第45-54页
    4.1 大孔金属氧化物的制备第45-46页
        4.1.1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第45页
        4.1.2 3DOM 大孔金属氧化物的制备第45-46页
    4.2 吸附剂的表征第46-50页
        4.2.3 FT-IR 测试第46-47页
        4.2.4 SEM 测试第47-50页
        4.2.5 BET 测试第50页
    4.3 不同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对模拟柴油的脱硫性能第50-51页
    4.4 空速对 TiO_2吸附脱硫能力的影响第51-52页
    4.5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测试第52-54页
第五章 γ-Al_2O_3系列列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和脱硫结果第54-64页
    5.1 氧化铝的制备第54页
    5.2 吸附剂的表征第54-59页
        5.2.1 BET 测试第54-56页
        5.2.2 H_2-TPR 测试第56-57页
        5.2.3 XRD 测试第57-59页
    5.3 吸附剂的脱硫性能分析第59-64页
        5.3.1 不同处理方法对吸附活性的影响第59页
        5.3.2 不同吸附温度对 r-Al_2O_3吸附活性的影响第59-60页
        5.3.3 不同颗粒大小对γ-Al_2O_3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5.3.4 不同活性组分含量的吸附剂的吸附曲线第61-63页
        5.3.5 20%Ni-γ-Al_2O_3样品的再生吸附曲线第63-64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64-67页
参考文献第67-76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煤灰烧结特性及沾污的因素研究
下一篇:高纯乙腈制备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