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1.1 大学生医疗保险 | 第17页 |
1.1.2 医疗救助 | 第17页 |
1.1.3 互助保险 | 第17-18页 |
1.2 基础理论 | 第18-20页 |
1.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19页 |
1.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2 辽宁省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证调查 | 第20-30页 |
2.1 调查对象 | 第20页 |
2.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第20页 |
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30页 |
3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30-36页 |
3.1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 第30-31页 |
3.2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3.2.1 大学生对医疗保险认知度较低 | 第31-32页 |
3.2.2 校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不佳 | 第32页 |
3.2.3 无法完全满足大学生的医疗保险需求 | 第32-33页 |
3.3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3-36页 |
3.3.1 大学生医疗保险意识淡薄 | 第33页 |
3.3.2 高校管理不到位 | 第33-34页 |
3.3.3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结构单一 | 第34-36页 |
4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优化方案 | 第36-47页 |
4.1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借鉴 | 第36-39页 |
4.1.1 德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 第36页 |
4.1.2 美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 第36-37页 |
4.1.3 英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 第37页 |
4.1.4 新加坡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 第37-38页 |
4.1.5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 第38-39页 |
4.2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方案设计 | 第39-42页 |
4.2.1 构建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 | 第39页 |
4.2.2 构建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 第39-42页 |
4.3 方案的可行性和效应分析 | 第42-47页 |
4.3.1 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42-45页 |
4.3.2 方案的效应分析 | 第45-47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47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5.2.1 加大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 | 第47-48页 |
5.2.2 提高校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 | 第48-49页 |
5.2.3 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