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脑梗死 | 第11-13页 |
1.1 中医对脑梗死的认识 | 第11-12页 |
1.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第12-13页 |
2 心率变异性 | 第13-15页 |
2.1 心率变异性的生理基础 | 第13页 |
2.2 自主神经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第13-14页 |
2.3 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3 针刺治疗脑梗死的古今考究 | 第15-17页 |
3.1 针灸治疗脑梗死的古代文献考究 | 第15-16页 |
3.2 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现代研究 | 第16-17页 |
4 蠡沟穴应用沿革 | 第17-19页 |
实验研究 | 第19-34页 |
1 研究资料 | 第19页 |
1.1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1.3 实验环境 | 第19页 |
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9-20页 |
2.1 病名诊断标准 | 第19-20页 |
2.2 病程分期标准 | 第20页 |
3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0页 |
4 纳入标准 | 第20-21页 |
5 排除标准 | 第21页 |
6 脱落标准 | 第21页 |
7 剔除标准 | 第21页 |
8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8.1 取穴 | 第21页 |
8.2 针刺方法 | 第21-22页 |
8.3 动态心电仪连接 | 第22页 |
8.4 实验流程 | 第22页 |
9 统计学分析 | 第22-23页 |
10 研究结果 | 第23-34页 |
10.1 针刺患者左侧蠡沟穴在不同时间点对脑梗死患者HRV时域指标的影响(见表一) | 第23-26页 |
10.2 针刺患者左侧蠡沟穴在不同时间点对脑梗死患者HRV频域指标的影响(见表二) | 第26-34页 |
讨论 | 第34-38页 |
1 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2 研究意义 | 第35-36页 |
3 机理探讨 | 第36页 |
4 不足与展望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