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燃料电池概述 | 第10-11页 |
·燃料电池的特点 | 第10-11页 |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11页 |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概述 | 第11-19页 |
·醇类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电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 第13-16页 |
·阳极电催化剂的分类 | 第16-19页 |
·电催化剂中的载体材料碳 | 第19-22页 |
·碳纳米管 | 第19-20页 |
·球形碳材料 | 第20页 |
·单壁碳纳米角 | 第20页 |
·新型炭气凝胶 | 第20-21页 |
·石墨纳米纤维 | 第21页 |
·石墨烯 | 第21-22页 |
·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浸渍还原法 | 第22页 |
·电化学沉积法 | 第22-23页 |
·气相还原法 | 第23页 |
·凝胶溶胶法 | 第23页 |
·气相沉积法 | 第23页 |
·高温合金法 | 第23页 |
·固相反应法 | 第23-24页 |
·羰基簇合物法 | 第24页 |
·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 | 第24-25页 |
·催化剂粒子大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24页 |
·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材料选取 | 第25-26页 |
·载体碳微球简介 | 第25-26页 |
·金属材料的引入 | 第26页 |
·实验内容和目的 | 第26-28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CMS 的制备及纯化 | 第28-29页 |
·实验原理 | 第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药品 | 第29页 |
·CMS 的制备及纯化步骤 | 第29页 |
·Pt-Sn/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实验原理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药品 | 第30页 |
·乙二醇还原法制备催化剂的实验步骤 | 第30页 |
·Pt-Sn/碳微球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 | 第30-31页 |
·性能表征 | 第31-34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31页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1页 |
·元素分析(EDS) | 第31页 |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31-32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2页 |
·电化学工作站 | 第32-34页 |
第三章 Pt-Sn/碳微球结构的表征 | 第34-48页 |
·Pt-Sn/碳微球的SEM 测试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Pt-Sn/碳微球的XRD 测试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Pt-Sn/碳微球的XPS 测试结果分析 | 第38-45页 |
·Pt-Sn/碳微球的HRTEM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第四章 Pt-Sn/碳微球电催化性能的表征 | 第48-62页 |
·Pt-Sn/碳微球催化剂在硫酸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 | 第48-50页 |
·Pt-Sn/碳微球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 第50-55页 |
·不同Sn 含量下,Pt-Sn/碳微球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循环伏安曲线 | 第50-52页 |
·Pt-Sn/碳微球电催化活性与甲醇浓度的关系 | 第52-54页 |
·不同Sn 含量下,Pt-Sn/碳微球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交流阻抗谱图 | 第54-55页 |
·Pt-Sn/碳微球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 第55-59页 |
·不同Sn 含量下,Pt-Sn/碳微球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循环伏安曲线 | 第55-57页 |
·Pt-Sn/碳微球电催化活性与乙醇浓度的关系 | 第57-59页 |
·不同电解质溶液对Pt-Sn/碳微球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