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数据挖掘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异常负荷数据预处理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存在的问题第13页
    1.4 主要研究工作第13-14页
    1.5 论文的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电力负荷数据预处理第16-26页
    2.1 负荷中的异常数据第16页
    2.2 数据挖掘对异常数据辨识及修正第16-22页
        2.2.1 用聚类算法提取电力负荷特征曲线第16-20页
        2.2.2 异常数据辨识模型第20-21页
        2.2.3 异常数据的修正第21-22页
    2.3 负荷数据预处理流程第22页
    2.4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22-25页
        2.4.1 负荷数据预处理前后对比第22-25页
        2.4.2 改进的 FCM 算法与 FCM 算法的对比分析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电力负荷的相关因素分析第26-35页
    3.1 电力负荷的周期性第26-30页
        3.1.1 电力负荷的年周期性第26-27页
        3.1.2 电力负荷的周周期性第27-28页
        3.1.3 电力负荷的日周期性第28-30页
    3.2 气象因素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影响分析第30-34页
        3.2.1 灰色关联分析第30页
        3.2.2 温度对短期电力负荷的影响分析第30-32页
        3.2.3 湿度对短期电力负荷的影响分析第32页
        3.2.4 气压对短期电力负荷的影响分析第32-33页
        3.2.5 风速对短期电力负荷的影响分析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基于模糊聚类的相似日选取第35-43页
    4.1 相似日第35-39页
        4.1.1 确定日特征向量第35-36页
        4.1.2 日特征向量的量化第36页
        4.1.3 日特征向量权重的计算第36-38页
        4.1.4 相似日的计算第38-39页
    4.2 改进模糊聚类算法第39-42页
        4.2.1 数据标准化第40页
        4.2.2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第40页
        4.2.3 模糊聚类传递闭包法第40-42页
    4.3 模糊聚类提取相似日算法第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第43-50页
    5.1 支持向量机第43-45页
        5.1.1 SVM 的核函数第44页
        5.1.2 SVM 的主要参数第44-45页
    5.2 粒子群优化算法第45-46页
        5.2.1 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第45页
        5.2.2 粒子群优化算法流程第45-46页
    5.3 基于相似日聚类的支持向量机算法第46页
    5.4 实验与分析第46-48页
    5.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附件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南理工大学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印刷品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