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修井井口作业装置的发展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内技术现状 | 第14-16页 |
1.3 实现修井作业井口自动化装置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技术 | 第16页 |
1.4 修井作业工艺流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修井作业井口自动化装置的总体设计 | 第18-36页 |
2.1 修井作业井口自动化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 第18-22页 |
2.1.1 修井作业井口自动化装置的工作要求 | 第18-19页 |
2.1.2 修井作业井口自动化装置的设计方案 | 第19-20页 |
2.1.3 修井作业井口自动化装置的工作流程 | 第20-22页 |
2.2 修井作业井口自动化装置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 第22-30页 |
2.2.1 主背液压动力钳总成 | 第22-26页 |
2.2.2 动力卡瓦 | 第26-30页 |
2.2.3 井口定位装置 | 第30页 |
2.3 修井作业井口自动化装置的液压系统设计 | 第30-35页 |
2.3.1 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30-31页 |
2.3.2 负载分析 | 第31-33页 |
2.3.3 确定液压执行元件 | 第33-34页 |
2.3.4 拟定整机液压系统原理图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动力卡瓦及主背钳的仿真分析 | 第36-56页 |
3.1 ADAMS仿真软件简介 | 第36页 |
3.2 多刚体系统的应用理论 | 第36-43页 |
3.2.1 多刚体系统的运动学理论 | 第36-37页 |
3.2.2 多刚体系统的动力学理论 | 第37-39页 |
3.2.3 接触动力学理论 | 第39-43页 |
3.3 卡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3.4 模型导入与仿真分析 | 第45-54页 |
3.4.1 三维模型转化导入到ADAMS的方法 | 第45页 |
3.4.2 动力卡瓦动力学仿真 | 第45-46页 |
3.4.3 简述ADAMS/Hydraulics模块 | 第46页 |
3.4.4 雷诺数及压力、流量方程 | 第46-47页 |
3.4.5 在ADAMS中虚拟样机机液联合仿真的步骤 | 第47-48页 |
3.4.6 动力卡瓦机液联合仿真 | 第48-52页 |
3.4.7 主、背钳机液联合仿真 | 第52-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修井作业井口自动化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 第56-73页 |
4.1 PLC简介 | 第56页 |
4.2 PLC的工作原理 | 第56-58页 |
4.3 整机控制元件选择 | 第58-60页 |
4.3.1 控制系统软件选型 | 第58-59页 |
4.3.2 控制系统硬件及传感器选型 | 第59-60页 |
4.4 CPU电源的预算 | 第60-61页 |
4.5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 | 第61-72页 |
4.5.1 编制编程元件地址分配表 | 第61-64页 |
4.5.2 外部接线 | 第64-66页 |
4.5.3 用户程序的设计 | 第66-68页 |
4.5.4 程序的调用 | 第68-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9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详细摘要 | 第97-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