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木质纤维素概况 | 第13-18页 |
1.2.1 木质纤维素组成成分 | 第13-15页 |
1.2.2 木质纤维素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前景 | 第15页 |
1.2.3 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方法 | 第15-17页 |
1.2.4 竹材木质纤维素组成以及与木材的区别 | 第17-18页 |
1.3 离子液体简介 | 第18-23页 |
1.3.1 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性质 | 第18-19页 |
1.3.2 离子液体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3.3 离子液体在木质纤维素方面的应用进展和前景 | 第19-22页 |
1.3.4 木质纤维素传统分离方法与离子液体分离法的比较 | 第22-23页 |
1.4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离子液体[BMIM]Br 的合成 | 第26-34页 |
2.1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6页 |
2.2 主要的实验试剂和原料 | 第26-27页 |
2.3 离子液体[BMIM]Br 的合成 | 第27-31页 |
2.3.1 离子液体[BMIM]Br 的合成机理 | 第27-28页 |
2.3.2 离子液体[BMIM]Br 的合成步骤 | 第28页 |
2.3.3 离子液体[BMIM]Br 的测试与表征 | 第28-31页 |
2.4 毛竹化学成分分析和毛竹预处理 | 第31-33页 |
2.4.1 毛竹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2.4.2 毛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第32-33页 |
2.4.3 毛竹预处理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毛竹在两种离子液体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和分离 | 第34-47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45页 |
3.2.1 主要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34-35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5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35-38页 |
3.2.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3.2.5 分离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第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分离产物的表征分析 | 第47-57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木质素产物的表征 | 第47-52页 |
4.2.1 木质素的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第47-48页 |
4.2.2 木质素的 FT-IR 分析 | 第48-50页 |
4.2.3 木质素的核磁氢谱分析 | 第50-51页 |
4.2.4 木质素的热分析 TG-DTG | 第51-52页 |
4.3 纤维素产物的表征 | 第52-55页 |
4.3.1 纤维素的聚合度及分子量 | 第52-53页 |
4.3.2 纤维素 FT-IR 分析 | 第53-54页 |
4.3.3 纤维素 XRD 分析 | 第54-55页 |
4.4 乙酸乙酯萃取离子液体混合溶剂萃取物的 GC-MS 测试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糖组分在离子液体中的分离和离子液体回收利用 | 第57-67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糖组分在离子液体中的分离 | 第57-64页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7-58页 |
5.2.2 分离方法 | 第58-59页 |
5.2.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4页 |
5.3 回收离子液体循环利用效果研究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