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钠长石和改性钠长石吸附低浓度U(Ⅵ)的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放射性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 第9-10页 |
1.3 放射性废水的危害和特性 | 第10-12页 |
1.4 铀矿冶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2-16页 |
1.4.1 化学沉淀法 | 第13-14页 |
1.4.2 离子交换法 | 第14页 |
1.4.3 蒸发浓缩法 | 第14-15页 |
1.4.4 其他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1.5 钠长石对低浓度铀吸附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5.1 钠长石简介 | 第16-17页 |
1.5.2 钠长石对铀吸附的意义和现状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矿物材料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2.1 固体表面的特点 | 第20-21页 |
2.2 吸附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1 物理吸附 | 第21页 |
2.2.2 化学吸附 | 第21-22页 |
2.3 影响固液界面吸附的因素 | 第22-24页 |
2.3.1 吸附剂的影响 | 第22页 |
2.3.2 吸附质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3 体系酸度的影响 | 第23页 |
2.3.4 温度的影响 | 第23页 |
2.3.5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 吸附的表征及模型 | 第24-27页 |
2.4.1 吸附动力学 | 第24-25页 |
2.4.2 吸附等温式 | 第25-26页 |
2.4.3 表面配位模型 | 第26-27页 |
2.5 本论文研究内容、方案及目的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8-31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3.1.1 天然钠长石材料 | 第28页 |
3.1.2 热活化改性钠长石材料的制备 | 第28页 |
3.1.3 酸活化改性钠长石材料的制备 | 第28页 |
3.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28-29页 |
3.3 铀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29页 |
3.4 铀的测定方法 | 第29页 |
3.5 静态吸附试验 | 第29-30页 |
3.6 选择性吸附试验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31-62页 |
4.1 天然钠长石对铀的吸附 | 第31-40页 |
4.1.1 pH 值的影响 | 第31-33页 |
4.1.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33页 |
4.1.3 初始铀浓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4.1.4 吸附动力学规律 | 第34-36页 |
4.1.5 吸附等温式 | 第36-38页 |
4.1.6 吸附热力学规律 | 第38-39页 |
4.1.7 吸附选择性规律 | 第39-40页 |
4.2 热活化改性钠长石对铀的吸附 | 第40-48页 |
4.2.1 不同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pH 值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3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4 初始铀浓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5 吸附等温式 | 第44-46页 |
4.2.6 吸附热力学规律 | 第46-47页 |
4.2.7 吸附选择性规律 | 第47-48页 |
4.3 酸活化改性钠长石对铀的吸附 | 第48-57页 |
4.3.1 不同酸浓度的影响 | 第48页 |
4.3.2 pH 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3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4 初始铀浓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5 吸附动力学规律 | 第51-53页 |
4.3.6 吸附等温式 | 第53-55页 |
4.3.7 吸附热力学规律 | 第55-56页 |
4.3.8 吸附选择性规律 | 第56-57页 |
4.4 表征分析 | 第57-62页 |
4.4.1 样品孔隙和比表面积分析 | 第57-58页 |
4.4.2 扫描电镜表征 | 第58-59页 |
4.4.3 红外光谱表征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主要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