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 第12-15页 |
1.2.1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形势分析 | 第12-14页 |
1.2.2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遇分析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6 创新之处和关键问题 | 第19-2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4-30页 |
2.1 国内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概况 | 第24-26页 |
2.1.1 无锡:建立健全“十大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 第24页 |
2.1.2 成都:统筹推进“六个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 第24-25页 |
2.1.3 津:城市与农村彼此融合、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实现1+1>2的倍增效益 | 第25-26页 |
2.2 国外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概况 | 第26-28页 |
2.2.1 韩国新村运动-农民主导模式 | 第26-27页 |
2.2.2 德国土地整理-体系完善模式 | 第27-28页 |
2.3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28-30页 |
3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研究 | 第30-46页 |
3.1 义乌市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30-35页 |
3.1.1 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 第30-31页 |
3.1.2 要素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 第31页 |
3.1.3 农村住宅规划建设有序推进 | 第31-32页 |
3.1.4 农房改造建设任务加速实施 | 第32-34页 |
3.1.5 农村投资消费显著增大 | 第34-35页 |
3.1.6 农村人口集聚水平不断提高 | 第35页 |
3.1.7 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展现新面貌 | 第35页 |
3.2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特征分析 | 第35-42页 |
3.2.1 创新农村住房改造模式 | 第35-37页 |
3.2.2 创新高层住宅建设模式 | 第37-40页 |
3.2.3 创新农房建设管理模式 | 第40-42页 |
3.3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4页 |
3.3.1 农村高层住宅建设规划有待完善 | 第42页 |
3.3.2 农村高层住宅建设需求量仍然很大 | 第42-43页 |
3.3.3 土地集约化水平仍需提高 | 第43页 |
3.3.4 资金筹集与配置仍然存在不足 | 第43页 |
3.3.5 基础设施配套仍然滞后 | 第43-44页 |
3.3.6 农房建设管理仍不到位 | 第44页 |
3.3.7 社区化管理仍难落实 | 第44页 |
3.3.8 农村特色历史建筑保护有待加强 | 第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义乌市美丽乡村高层公寓建设的需求预测 | 第46-53页 |
4.1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46页 |
4.1.1 指导思想 | 第46页 |
4.1.2 基本原则 | 第46页 |
4.2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量预测 | 第46-52页 |
4.2.1 高层建设情况预测 | 第46-48页 |
4.2.2 用地需求预测 | 第48-49页 |
4.2.3 基础设施投入预测 | 第49-50页 |
4.2.4 农房改造建设预测 | 第50-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义乌市美丽乡村高层公寓建设管理模式研究及保障措施 | 第53-62页 |
5.1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中高层公寓管理模式选择 | 第53-58页 |
5.1.1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中高层公寓建设模式选择 | 第53-55页 |
5.1.2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管理模式 | 第55-58页 |
5.2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58-60页 |
5.2.1 以农房改造为契机,加快农村高层公寓建设 | 第58页 |
5.2.2 以政府管理为主导,打造一批精品示范项目 | 第58-59页 |
5.2.3 以先进经验为借鉴,探索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模式 | 第59页 |
5.2.4 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加强历史建筑综合保护 | 第59页 |
5.2.5 以低碳智能为方向,推进绿色建材应用 | 第59页 |
5.2.6 以中心村中心镇培育为载体,推动城乡住房体系建设 | 第59页 |
5.2.7 以提升服务为依托,建立“一卡通”式服务平台 | 第59-60页 |
5.3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60-61页 |
5.3.1 加强组织领导 | 第60页 |
5.3.2 健全体制机制 | 第60-61页 |
5.3.3 完善政策法规 | 第61页 |
5.3.4 强化要素保障 | 第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66页 |
附件A 义乌市美丽乡村调查间卷 | 第66-73页 |
附件B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数据汇总 | 第73-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