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附录A: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6页 |
1. 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 | 第12-19页 |
1.1 细胞周期的调控与肿瘤治疗 | 第12-14页 |
1.2 细胞凋亡的调控与肿瘤治疗 | 第14-19页 |
2. 天然萜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2.1 倍半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2.2 二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 第20页 |
3.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3.1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细胞毒作用 | 第21-22页 |
3.2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 第22-23页 |
3.3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 第23-24页 |
3.4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 第24页 |
3.5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对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 | 第24页 |
3.6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 第24-25页 |
3.7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对NF-κB活性的抑制作用 | 第25页 |
4. 选题依据 | 第25-26页 |
第2章 ADS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和小鼠肺癌LLC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6-3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1.1 肿瘤细胞株 | 第26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1.3 药品与试剂 | 第26-27页 |
1.4 药品与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第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27页 |
2.2 ADS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28-2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9-34页 |
3.1 ADS对4T-1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 ADS对LLC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1-34页 |
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ADS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和小鼠肺癌LLC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36-4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1.1 肿瘤细胞株 | 第36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1.3 药品与试剂 | 第36-37页 |
1.4 药品与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第3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37页 |
2.2 PI染色法测定ADS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3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8-42页 |
3.1 ADS对4T-1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 ADS对LLC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40-42页 |
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ADS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和小鼠肺癌LLC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4-6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4-46页 |
1.1 肿瘤细胞株 | 第44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1.3 药品与试剂 | 第45页 |
1.4 药品与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第45-4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6-50页 |
2.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 | 第46-47页 |
2.2 AO/EB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47页 |
2.3 PI/Hoechst33258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47页 |
2.4 Rh123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 第47-48页 |
2.5 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ADS诱导的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 第48-50页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5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0-63页 |
3.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 | 第51-52页 |
3.2 AO/EB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 第52-55页 |
3.3 PI/Hoechst33258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 第55-58页 |
3.4 ADS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第58-61页 |
3.5 ADS对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1-63页 |
4. 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与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