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谢集土地整理区水生态廊道构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3-19页 |
1.2.1 生态安全方面 | 第14-15页 |
1.2.2 农田生态建设方面 | 第15-16页 |
1.2.3 生态廊道方面 | 第16-18页 |
1.2.4 生物多样性方面 | 第18-19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农田水生态廊道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21-35页 |
2.1 土地整理的概念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1-22页 |
2.1.1 土地整理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 农田水生态廊道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2-30页 |
2.2.1 农田水生态廊道 | 第22-24页 |
2.2.2 景观特征 | 第24-25页 |
2.2.3 生态网络 | 第25-26页 |
2.2.4 斑块大小 | 第26-28页 |
2.2.5 湿地植物 | 第28-30页 |
2.3 农田水生态廊道构建概述 | 第30-31页 |
2.4 农田水生态廊道的功能分析 | 第31-34页 |
2.4.1 生物多样性 | 第31-32页 |
2.4.2 削减污染物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仪征谢集土地整理区水生态廊道规划设计 | 第35-71页 |
3.1 项目区概况 | 第35-39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35页 |
3.1.2 自然状况 | 第35-36页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6页 |
3.1.4 基础设施状况 | 第36-37页 |
3.1.5 水环境条件 | 第37-38页 |
3.1.6 土地利用现状 | 第38-39页 |
3.2 水生态廊道构建原则、步骤及措施 | 第39-45页 |
3.2.1 水生态廊道规划设计的原则 | 第40-41页 |
3.2.2 水生态廊道规划设计的步骤 | 第41-42页 |
3.2.3 水生态廊道构建措施 | 第42-45页 |
3.3 水生态廊道规划设计 | 第45-66页 |
3.3.1 水塘生态规划设计 | 第45-50页 |
3.3.2 沟渠生态廊道设计 | 第50-62页 |
3.3.3 河流生态规划设计 | 第62-64页 |
3.3.4 水生态廊道构建前后对照 | 第64-66页 |
3.4 水生态廊道产污量和净化量的计算 | 第66-70页 |
3.4.1 产污量计算 | 第67-69页 |
3.4.2 净化量计算 | 第69-7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 仪征谢集土地整理区水生态廊道效益分析 | 第71-75页 |
4.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71-72页 |
4.2 生态质量分析 | 第72-73页 |
4.3 净化功能分析 | 第73-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结论 | 第75-7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5.2 总结和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