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树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8页 |
第一章 早期作品中的树法形象探微 | 第8-18页 |
第一节 早期作品中的树法形象 | 第8-15页 |
一 神秘的树木图腾崇拜 | 第8-11页 |
二 丰富多彩的生活装饰 | 第11-13页 |
三 纯粹的审美图式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从人类需求角度分析树法形成的原因 | 第15-18页 |
一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 第15-16页 |
二 从需求角度分析树法形成的原因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山水画中树法的风格演变 | 第18-31页 |
第一节 日趋成熟的隋唐树法 | 第18-22页 |
一 《游春图》中的初期树法 | 第18-19页 |
二 敦煌壁画装饰树法 | 第19-21页 |
三 大小李将军的青绿树法 | 第21页 |
四 王维、张璪水墨树法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成熟多样的五代两宋树法 | 第22-26页 |
一 北方山水画中的树法 | 第22-24页 |
二 南方山水画中的树法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的树法 | 第26-31页 |
一 继承与发展的元代树法 | 第26-27页 |
二 趋向于摹古的明代树法 | 第27-28页 |
三 创新与摹古相对抗的清代树法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树法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 | 第31-42页 |
第一节 客体方面——树法的自然美 | 第31-35页 |
一 树木客体富有形式美感 | 第31-32页 |
二 树木的自然属性决定树法的表现形式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主体方面——树法的人格美 | 第35-38页 |
第三节 本体方面——树法的艺术美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